從七月開始環保署最新的限塑政策上路,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全球光學影像領導品牌 Canon
秉持「共生」( Kyosei ) 的企業理念,不僅在產品生命週期積極落實綠能減碳理念,更響應限塑政策,在七月份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月」活動,號召所有企業員工與合作夥伴一起總動員,於生活中共同響應落實減碳,例如自備環保餐具、購物袋、午休關燈、冷氣設定 26
度以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上下班、多走樓梯取代搭電梯、落實紙類回收等,每人每日減碳目標 1
公斤,超過百人以上響應參與此活動,預估可達成減少超過 5.6 公噸碳排放量* (參考行政院環保署減碳計算公式)。
Canon 台灣佳能資訊總裁蘇惠璋表示, Canon
一直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從產品設計、開發、零件採購、製造使用、到銷售服務與回收利用等各環節都會考慮環境影響。為了有效評估整體進步效益, Canon 日本總部針對每個產品生命週期 CO2 排放量訂定改善指數,十年間 (
2008-2018) 共改善成長約 37.7%。 Canon 將持續以高標準自我規範,實現降低碳排放對環境影響。
Canon 推行七月「低碳生活月」
從食衣住行落實減碳觀念
Canon將七月份訂為「低碳生活月」目標為每人每日減碳一公斤,從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當中落實減碳環保概念,提供以下環保常識,減碳生活從你我做起。
食:多菜少肉多健康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1 公斤牛肉,從飼養到消費者買回家的過程,大概製造了 36
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 3 個小時加上家中燈火通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而生產 1
公斤的肉,這些牲畜大約必須吃7公斤左右的穀物,也直接間接的造成糧荒。
衣:綠能纖維做環保
夏天可以穿著涼爽舒適衣服,也可以選購具有降溫效果的綠能纖維材質。總計台灣光是一年就用掉大約 32
億支寶特瓶,在紡織技術創新下,一支支寶特瓶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件件好穿又環保的衣服,不但做到回收利用又兼具實用性!
住:綠色建築保安康
除了隨手關燈、關水、減少資源的浪費,我們也可以多種植一些可遮陽又可和二氧化碳進行中和的綠色植物。另外,在建築設計中增加可循環利用的雨水回收系統,採用可永續使用的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系統和住家設備結合,採用獲得綠建築標章的綠建材,基地採用保水工法,使雨水可自然滲入土表並且兼具防洪效果等。
行:低碳運輸大家行
汽車跑 1
公里,約產生 81 克二氧化碳,機車跑 1
公里約產生 23 克。交通運輸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量的 14%,如果時常搭乘大眾運輸,以步行或自行車作為短程接駁,不但能節省能源,減少二氧化碳廢氣污染,還可以強健體魄,有益於身體健康!
為了落實減碳觀念,Canon 並於台灣官方粉絲團,呼籲廣大粉絲一同響應,只要於活動頁面留言分享加入減碳行列,便有機會抽中精美小禮。期望透過「低碳生活月」的活動,將減碳觀念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進而以企業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共同加入低碳生活,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更多節能減碳小常識,請參考行政院環保署節能減碳全民行動方案官方網站:https://www.epa.gov.tw/Page/FEDEBAD6A3A8C5B8
*備註1:每人日減碳 1 公斤x 31 天x 180 人(Canon總員工數)= 5,580 公斤,換算約 5.6 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