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高彬指出,肺炎鏈球菌中的血清型3是目前已知最容易引發突破性感染的高風險型別。根據國際權威期刊《The Lancet》最新監測資料,在全球41個長期接種PCV13(13價)的國家中,包括國人常赴日旅遊與境外旅客來台頻繁的地區如日本與香港,血清型3仍是造成五歲以下兒童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的主要型別。研究更發現,部分血清型3菌株已出現結構變異,對PCV13(13價)產生免疫逃脫現象,使其在高疫苗覆蓋地區仍持續流行。他提醒,家中若有1歲以下嬰兒,更應及早規劃公費與自費疫苗接種,為寶寶建立完整防線。並且考量疫苗時,應選擇針對難纏的血清型3具有較高保護力的疫苗。
打了疫苗也可能中招?血清型3難攻破 嬰幼兒重症風險高
肺炎鏈球菌有超過100種血清型,在國內前5大感染型別中,以「血清型3」最為難纏。黃高彬形容,這隻細菌的外層莢膜特別厚,就像穿了件「羽絨外套」,能抵擋人體產生的抗體攻擊,導致保護力較其他型別低2至3成。
黃高彬指出,5歲以下幼童、特別是1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即便接種疫苗,仍可能出現高燒、咳嗽、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血氧驟降,不容小覷。更嚴重的是,若細菌入侵血液或腦部,恐引發菌血症、腦膜炎等重症,不僅危及生命,也可能影響日後發育。黃高彬提醒,臨床上每隔幾個月就會遇到這類病例,並不罕見。所幸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大幅降低重症風險,建議家長按時完成接種,守護幼兒健康。
價數迷思破解!醫師建議這樣打保護力CP值更高
醫揭肺鏈疫苗打法升級術 「3+1」才擋得住突破性感染
目前開放嬰幼兒接種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包括PCV13(13價)、PCV15(15價)與價數更多的PCV20(20價),不少家長在挑選時,常認為價數越多、保護越全面,但黃高彬強調,這其實是一種迷思。他比喻,疫苗就好比一塊大餅,當一塊餅分給太多人,保護力就會被稀釋,建議選擇疫苗時不應以價數多寡為考量,而是選擇針對難纏的血清型3具有較高保護力的疫苗。
黃高彬說,目前國內公費疫苗政策採1歲前兩劑、1歲後一劑的「2+1」打法,於寶寶出生後第2個月、4個月及12-15個月間各打一劑,但近年國際間研究發現,這種接種方式較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特別是在血清型3,因此建議在此基礎上,於6個月時自費補打一劑PCV13(13價)或PCV15(15價),升級成「3+1」打法,是CP值高又可增強保護力的選擇。此外,即使寶寶已接種過PCV13(13價),第六個月仍可銜接PCV15(15價)補強,兩者不會互相衝突,至於12個月最後一劑,家長要選擇接種公費PCV13(13價),或是自費PCV15(15價)皆安全性無虞。
暑假將至,黃高彬特別提醒家有新生兒的父母,可考慮在出遊前把疫苗打好打滿,讓孩子在旅程中擁有更全面的保護。此外,若寶寶出現高燒、咳嗽、喘促等呼吸道症狀,務必立刻就醫、及早治療,以防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