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篩不要猜 新冠高危要多篩】衛教記者會 醫界與病友團體共同呼籲民眾加強新冠預防與篩檢
「要篩不要猜」新冠衛教大使陳淑芳、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移植醫學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癌症希望基金會與臺灣病友聯盟,聯合呼籲高風險族群「要篩不要猜
新冠高危要多篩」,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篩檢並就醫,以提早診斷、避免錯失黃金五日治療期。
住院風險十九倍新冠治療指引補充意⾒:應強化免疫力低下族群檢測流程 視病況做適當抗病毒藥物治療
根據疾管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免疫低下患者包括:HIV感染者、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患者,以及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等患者。
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由於免疫力低下,較易有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根據Lancet相關期刊研究資料顯示,各式免疫低下患者住院風險可以是一般人的4倍至17倍。台灣移植醫學學會李志元秘書長指出,「免疫力低下患者的身體就像是一間沒有足夠清潔工的房子,一旦受到病毒感染,病毒很難被清除乾淨,這個『房子』還可能成為孵化變種病毒株的溫床,成為社區健康的隱憂。」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醫師指出,「對血液腫瘤患者而言,確診新冠不僅會打亂原本緊湊的癌症治療時程,更可能因免疫力低下,增加重症風險與治療複雜度。因此,如何在第一時間控制病毒、快速恢復健康,是爭取寶貴治療窗口的關鍵。」他呼籲,這類高風險患者一旦出現症狀,務必及早篩檢、就醫,爭取使用合適的抗病毒藥物。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表示,「免疫低下族群,常因免疫反應不典型,出現無發燒、快篩陰性但實際已有下呼吸道感染等情形,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期。此外,這些族群即使完整接種了新冠疫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不及一般人,抗體也會衰退得更快。」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未涵蓋這些患者的特殊情況,因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該指引提出補充,建議醫療人員應強化檢測流程,例如病患若快篩陰性仍建議24至48小時再篩一次,亦可妥善運用PCR診斷工具幫助重症高風險族群,並視情況做適當抗病毒藥物治療,以補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的不足。」張峰義理事長建議免疫低下患者及其家屬要牢記「要篩不要猜 新冠高危要多篩」的原則,以免延誤五日黃金治療期。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許怡敏表示,隨著疫情趨緩,不少癌友已逐漸淡忘政府所提供的各項新冠照護資源,例如健保給付快篩、公費治療藥物及其取得方式等,「面對新冠不可忽視的嚴重性,務必牢記篩檢流程與接受正確治療,提醒癌友們仍須要保持警覺,保護自己。」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也呼籲,癌友應持續接種公費疫苗,並掌握公費資源,「除了疫苗的保護力,也要記得『要篩不要猜』,及早快篩、及早因應,才能發揮疫苗與藥物的雙重防護效果,共同預防新冠的威脅。」
專家病團共同呼籲,50歲以上或輕度肥胖者屬新冠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落實防護
台灣每8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洗腎人口在全球名列前茅。我國已於今年2月與美國同步新增重度腎功能不全或血液透析患者的新冠抗病毒藥物用法用量,幫助脆弱的患者可以獲更好的照顧。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過去腎友確診後取得抗病毒藥物的管道較不便,如今臨床指引放寬至重度腎功能不全族群,無疑是對腎友的一大福音,也感謝政府持續關注與強化對腎友的醫療支持。」
根據疾管署研究,不僅一般民眾再次確診的30天內全因死亡風險增加4倍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若再次感染新冠時,其死亡風險會根據慢性病的多寡顯著增加2倍至10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分享:「國人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高於五成,只要體重過重(如 BMI≧25)就屬於新冠高風險族群。」他也補充,同為亞洲族群的日本,過重及輕度肥胖,相較BMI<25族群增加新冠引起的呼吸衰竭風險1.57倍,顯示體重指數對病程影響不容忽視。
此外,五十歲以上新冠重症數占全重症數九成,顯示中高齡族群仍為染疫高風險群,對勞參人口構成嚴重衝擊。台灣感染管制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即便非公費抗病毒藥物治療對象,若年齡超過50歲或BMI超過27的輕度肥胖者,亦屬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常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依循指引建議施打疫苗、出現警示症狀即時就醫,接受適切治療避免疾病惡化,共同強化社會防疫安全網。
「要篩不要猜
新冠高危要多篩」是保護新冠高風險族群的實際行動,針對免疫力較弱族群的積極主動篩檢和及早治療,是減輕整體社會醫療負擔並保護脆弱族群的最有效方法。民眾可以依「Know and Go」急刻行動兩步驟做好新冠防範措施,「Know」是了解自己是否為新冠高風險族群、相關症狀等,自我警覺並做好防範。至於「Go」則是行動,一旦出現疑似新冠症狀,應積極快篩或至醫療院所諮詢。同時,醫界也提出以下「打、洗、戴、篩、問」防疫五要具體行動,強化民眾建立完整防護觀念。
- 打疫苗:疫苗要按時接種,增強保護力不輕忽
- 勤洗手:接觸公共物品後、用餐前後、返家時正確洗手
- 戴口罩:進入醫療院所、人潮聚集場所時配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主動篩:有症狀就快篩
- 問醫師:有症狀時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不拖延
民眾可至Know and Go官方網站:http://Knowandgo.tw,了解更多關於Know and Go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