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台灣癌症基金會25週年感恩茶會 暨 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典禮」 看十大抗癌鬥士如何「翻轉癌症」

薛瑞元部長、王金平董事長與十大抗癌鬥士合照 

台北訊---台灣癌症基金會深耕癌症防治25年,成就無數社會影響力,包括「飲食革命翻轉餐桌」如天天5蔬果、蔬果彩虹579;「防癌政策-接軌國際落實在地」推動HPV疫苗公費施打、第5-肺癌公費篩檢等;以及「癌症照護-推動院外軟實力」成立實體與線上的照護系統,給予癌友最優質的服務。今天舉辦二十五週年感恩會暨第十六屆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受到來自各界的祝福,包括賴清德副總統、衛福部薛瑞元部長的肯定。同時集結十大抗癌鬥士的生命故事,出版了「翻轉癌症 抗癌力大躍進-不只存活還要樂活」專書。

知名漢字翻轉設計師 林國慶老師,設計翻轉「癌症」兩字,成為「敢前、感欣」,鼓勵癌友以及正處於生命低潮的朋友們,堅持勇敢前行,面對任何困境,都是生命的轉彎,時時感恩,為自己走過的每一步欣喜。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台灣癌症基金會走過1/4世紀,努力翻轉大眾對癌症的制約想像,讓癌症從生命的「句點」翻轉為人生的「逗點」,最重要的是罹癌後「不只存活,還要樂活」。

癌症成慢性病

25年來死亡率下降,5年存活率大幅提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說,記得25年前剛創會時,國人對於癌症存有許多迷思「癌症是絕症」、「癌症宿命論」,直到現在大家都知道「癌症可以預防」,而且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就算罹癌也有許多醫療與優質的照護系統,讓癌症慢慢成為慢性病。25年來癌症死亡率下降近2(標準化死亡率 1996143.5 2021118.2)、死亡年齡亦延後了近6(199663.7歲、202169 ),而五年相對存活率從20年前的46.1%(1995-1999),到現在已超過6(2015-2019),上升了近15個百分點。

也因此,賴基銘教授指出,基金會每年舉辦十大抗癌鬥士徵選活動,就是要告訴國人,癌症並不可怕,癌症就像慢性病,透過鬥士們精彩的生命故事分享,了解雖然罹癌會面對許多課題,包括治療的選擇、癌後心理調適、生育保存問題、職場工作銜接、如何回歸正常生活等,但透過社會上許多資源與支持,都可以幫助自己學會與癌共存的新式生活學,同樣可以將生活過的精采。

第十六屆抗癌鬥士 扭轉癌症困境,活出精采人生

腦幹受損需長期靠機器維生 從臥床到首位腦癌健力三項選手  

  唐玉珍57歲/惡性腦幹腦癌/診斷日期1092 (肺腺癌)

因為長期頭暈頭痛,甚至走路容易跌倒,曾擔任護理人員的兒子察覺異常,趕緊帶玉珍至醫院檢查。唐玉珍說,55歲那年我檢查出腦瘤,手術後醫師說,未來可能無法自主呼吸,需長期靠機器維持生理功能,也可能因為肌肉無力要一輩子臥床。

腦幹的手術留下嚴重後遺症,玉珍記得當時,因為腦幹的損傷平衡控制不良好,嚴重的姿味性低血壓,沒有吞嚥功能,自主呼吸反射受損而進行氣切,插鼻胃管,只能以輪椅代步,然而因擔心帶給兒子麻煩的念頭,開啟了玉珍的奇蹟之旅。

曾多次嘗試各種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卻沒有太大的改善,直到身為健身教練的兒子一句「要不要嘗試重量訓練?」這句話讓癌後生活開始有了改變

過程中即使曾暈倒、受傷,他倆並沒有放棄彼此,兩年多來的訓練,透過肌力訓練恢復體力,從無法久坐到可以坐得久;從走路不穩到可以上下樓梯。甚至挑戰參加「2020年桃力盃單項硬舉比賽」 及「2022年成吉思汗盃健力三項公開賽」,成為台灣首位健力三項比賽的腦癌患者。

從確診後治療時的痛苦、失落與無奈,經過家人不斷的支持與鼓勵,翻轉原本可能臥床的人生,與兒子攜手走過的抗癌歷程,真實展現了儘管罹癌,我一樣擁有精采生活 !

淋巴癌四期 從聲帶神經損壞無法言語 到成為善用溝通技巧的諮商心理師

張維宏43歲/淋巴癌/診斷日期:1026

祖母、父親與伯父陸續因罹癌而離世,對維宏而言,從小癌症就像一朵烏雲,吞噬著親近的家人,對癌症的恐懼早就種下,沒想到34歲那年還是迎來了自己最害怕的事-癌症,被確診為淋巴癌四期。手術過程中發現腫瘤已經巨大到侵襲心、肺,必須進行大型開胸手術,而維宏回憶說,當時更出乎自己預料的噩耗發生了,手術損害了控制聲帶的神經,當時自己想要開口說話卻無法言語,這讓當時的自己無比恐懼,再加上被鋸開的肋骨疼痛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無法言語表達自己的痛苦狀態,不只讓自己不知所措,更陷入深沉的害怕。

經過完善的治療與兩次聲帶手術,讓維宏漸漸走向康復,不過復發的恐懼也揮之不去。維宏說,「自己可以選擇如何回應對癌症的復發與憂慮 ! 」,曾經經歷過家人因癌離世,曾走過一次次的告別,讓他更積極正向的把握歲月與機會。

維宏體悟到,即使時時擔心復發,也沒有人可以保證癌症不會復發,因此維宏轉換跑道,成為諮商心理師,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幫助和自己一樣的癌友,他說,陪伴癌友就像陪伴當年無助的自己,讓自己感到踏實與滿足!

歷屆抗癌鬥士代表回娘家 談抗癌人生學

賴基銘教授說,十大抗癌鬥士徵選至今已16屆,累積超過一百六十位抗癌鬥士與我們一起走在熱愛生命、勇敢抗癌的道路上,而今天有許多抗癌鬥士學長姐回娘家,為讓大家體驗癌症不是絕症,而且能夠活得精采,特別邀請三位歷屆鬥士對談抗癌人生學,看看他們翻轉癌症的成果。

▲抗癌近30年,自身經歷結合教學,將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傳達學子

  第三屆抗癌鬥士 宋柔曄

19歲罹患鼻咽癌,至今已經28年,回想當初被診斷癌症當下,害怕恐懼之外,更多的是如釋重負,不需再為了家人與社會的期待拼命考取醫學系,想著撿回一條小命的自己,應該有權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邊治療一邊求學,考上英文系後,如魚得水,因為喜歡英文,也喜歡文學,在就學期間,是人生中快樂又充滿自我實現感的一段黃金時期。「我每天起床,發現還在呼吸,都覺得賺到一天!」

柔曄說,罹患癌症後,體認到生命的有限,但並不會因此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病人,限制自己發展的任何可能,除了英國文學碩士,還攻讀了電影碩士學位,成為教師後,更想把生命的體悟分享給學生,結合自身經歷與英文教學,期盼將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傳達給學生,更榮獲「2010年第十一屆POWER卓越教師獎 首獎」。

▲從罹癌到髖關節壞死,放棄最愛的籃球,仍用力精彩人生 

  第十三屆抗癌鬥士 鄭程日

今年27歲的鄭程日,20歲時確診生殖細胞癌,經過手術切除腫瘤以及三個月化療後,沒想到又發現雙腿髖骨頭因化療壞死,讓曾經活躍於籃球隊的他,一度跌落谷底,經過七年抗癌、拄著拐杖復健的艱辛歷程,程日投入食品安全專業領域,通過經濟部食品品保工程師、保健食品工程師的鑑定考試,也不曾停止分享自身的經歷鼓勵更多人。如今,他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也已累積近50場的講座分享。「人生就像茶葉蛋,有些裂縫,才能入味」,他這麼說,期待能以自身專業與經歷,回饋貢獻社會。

▲被無情的肝癌侵襲 將黑白人生轉化為彩色的幸福分享家

  第六屆抗癌鬥士 何清全

41歲的那一年,是何清全人生最黑暗的歲月,殘忍無情的肝癌,悄悄的找上門,它似乎準備要靜悄悄的奪走一切。

何清全說,這麼年輕肝癌就找上我,這個殘酷事實任誰都無法接受,對自己和家人而言,這是晴天霹靂的打擊,對手是奪命高手肝癌,似乎要戰勝它的機會很低,但想到家裡還這麼需要我,所以不能倒下。當時常常與自己對話,「肝癌,我怕你、恨你,我為了要活下去,別無選擇,我必須要勇敢的對抗你,只要我有能力我還會反擊你。」

現在的何清全成功的翻轉癌症,不僅戰勝肝癌,還在自己工作的市場,除了賣男裝的工作之外,店面都懸掛著:“正確保肝常識”及“肝病防治資訊”中型看板,更時常叫賣到一半用麥克風現身說法,宣導保肝知識,幫助更多人。 

2022抗癌鬥士新書《翻轉癌症 抗癌力大躍進-不只存活,還要樂活》讓罹癌從句點翻轉為人生逗點

十位抗癌鬥士的感人故事亦集結成《不只存活,還要樂活》一書,專欄更以「翻轉癌症 抗癌力大躍進」為主軸,從「癌可預防」、「癌活的久」、「癌要樂活」等翻轉癌症三部曲,再談及罹癌後不只要存活,還要樂活,每一章節前,安排名人訪談引導讀者進入主題,翻轉民眾對於癌症的制約想像,減少內心的不安和恐懼,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