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上週苗栗發生一起2歲男童在去年就疑遭不當管教致死,遭掩埋棄屍直至上周才被發現,然這樣的案件並非特例,據衛福部兒少保護服務統計今年上半年家內受虐致死的兒少人數就有10人,從2017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就有89個小生命來不及長大。
在台灣,位居兒童虐待第一名的原因就是不當管教,去年一整年11746位施虐者就有4522名施虐的原因是「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占了將近四成(38.5%),顯見在教養親職仍有部分家長承襲過往「不打不成器」才是對孩子最好,或是「我是為你好才處罰你」的教養觀念,雖然暫時解決了當下的教養難題,但對孩子未來的影響不容小覷,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說明孩子童年經驗將會延續到孩子成年後,而未成年時的受體罰經驗將長期影響親子關係,更可能影響孩子成年後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暴力」….等「關係性層面」。
兒盟執行長白麗芳說明持續發起「橘絲帶-愛孩子零暴力行動」的主要目的:11年前因為一起兩歲男童被凌虐致死的嚴重兒虐事件引起社會集體關注,但除了遺憾,我們也開始思考如何避免更多兒虐致死的案件發生。因此同年呼應日本由孩子自己命名發起的「橘絲帶兒保行動」 ,期待透過持續性的呼籲及行動,能讓社會大眾更重視兒保預防工作。多年過去了,但兒虐案仍然不斷再發生,我們除了持續倡議加強初級預防的嬰幼兒父母的親職與育兒的支持服務之外,更希望持續翻轉某些父母親以「管教」之名的體罰,改變「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華人社會傳統觀念,期待透過改變家內的教養方式著手,給孩子一個零暴力的成長環境。
缺少正向親職的體罰教養 負面親子關係會延續到孩子成年
兒福聯盟過去研究發現,體罰的確會對兒童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有被家長體罰經驗的人,主觀快樂感較低、自尊感較低、親子關係較差、對使用暴力的認同較高、攻擊行為也較多(兒福聯盟,2016、2018、2020),今年我們更進一步了解體罰對於兒少的長期影響,針對年滿18歲的成年人進行「台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係性影響」調查。我們請填答者回溯未成年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的情形,結果顯示有83.0%曾被主要照顧者體罰,可見體罰是大家共同的童年記憶,尤其更令人心疼的還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表示小時候通常遭受到「會造成身體受傷的」中度或嚴重體罰。進一步分析發現照顧者越常用體罰管教,相對來說會較少使用體罰以外的正向親職手段管教,譬如說有八成多(80.3%)的不體罰照顧者會鼓勵孩子表達意見,但僅有六成多(66.4%)的施體罰照顧者會鼓勵孩子表達意見。
經常被體罰,又缺少正向親職教養經驗的孩子長大後的親子關係如何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未成年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頻率越高、體罰程度越嚴重的人,他們和這位照顧者目前的親子關係越差,包含了親子關係親密感的降低、信賴感的破壞,和焦慮感的提升,即便是輕微體罰在統計上也有顯著的差異。不到五成(46.9%)的曾受體罰民眾認為容易親近主要照顧者,約四分之一(25.3%)認為要完全信任主要照顧者十分困難,甚至有15.5%的成年人常擔心主要照顧者不愛他。我們常聽到有家長體罰孩子的時候會說:「我是因為愛你才打你」,但從研究發現,被打的孩子似乎感受不到家長的愛,帶著傷痕累累長大,影響親子關係。
受體罰不只是當下給孩子教訓 內在創傷可能影響成年後人際相處甚鉅
有些人或許會笑談小時候父母如何嚴厲管教,其實這些體罰經驗已是創傷,甚至在成年後影響到人際相處上或親密關係的經營,兒盟調查便發現,曾受體罰的人有近四成(37.2%)覺得要完全信任別人十分困難,更有超過三成(31.4%)的民眾會擔心別人不愛自己,這些比例相較於未被體罰的人高出許多(未被體罰者為26.3%不信任別人與24.2%擔心別人不愛自己)。
這些曾受體罰者也有更高比例進入親密關係的暴力複製與循環當中,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的經驗,成為他們的關係互動模式,將「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移轉至親密關係中,成為暴力加害者或受害者。超過二成曾被體罰的人(21.6%)會有推、打伴侶的狀況,15.6%的民眾表達曾有被伴侶推、打的經驗,比例較未曾被體罰的人顯著地更高。推估童年的體罰較容易讓他們以為暴力式的互動是合理的,導致親密關係暴力的加害和受害比例皆較高。
「橘絲帶兒保行動」不只是倡議口號 更期待用正向教養翻轉負向體罰
兒盟白麗芳執行長表示:兒盟執行長說明,正向教養不外乎是孩子有好的行為去稱讚他們、鼓勵孩子表達,或我們在提出要求時會說明原因,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愈懂得正向教養的父母就愈不會需要採取體罰來達到管教目的。調查中最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78.2%的民眾認同「不論下手輕重,體罰是一種暴力」、78.7%認同「體罰會貶低兒童人格和自尊」、54.9%認同「不管任何理由,都不應該體罰小孩」。比較2014年到2020年的歷年調查,民眾在體罰認同量表的各個題目上都逐漸降低,顯示民眾有越來越不認同體罰的趨勢。尤其今年研究發現18-25歲最年輕的族群,相對於其他年長的年齡層族群,更顯著較不認同體罰。我們相信,體罰只是家長不得不的選擇,隨著民眾越來越理解體罰負向影響的科學證據,和隨著正向親職知能的推展,台灣民眾對體罰的認同和接受度,會逐漸降低。
這也是我們持續推動「橘絲帶兒保運動-愛孩子零暴力」的主要目標,不只是大聲疾呼不要打小孩,而是邀請各界專家,一起來提供正向教養的知能,更進一步提供各種教養工具,鼓勵家長以正向教養取代體罰,照例在11月兒童保護月,今年(2021)橘絲帶行動,我們在網路上發起了「親子帳戶」開戶活動(https://orange.children.org.tw/ ,11/12開放開戶,敬請期待 ),從記錄親子之間的開心與衝突,並從帳戶中愛心的增減來檢視教養方式對孩子是否合適,以從中找出更適切的相處模式,並為親子雙方存入滿滿的回憶與正向關係。
更多正向教養的存款,更少的體罰提款,豐富親子存摺讓孩子在真愛中成長
記者會現場我們也邀請到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及二寶媽咪林可彤出席,除一同推廣「親子帳戶」活動,並於會中分享育兒經驗與看法。林可彤笑說,「當爸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我的大兒子是最調皮的五歲,小兒子又是一切不能自理的嬰兒,尤其需要一打二的時候實在常常很容易斷了理智線。有時候家長可能難免會覺得打、罵是制止小孩吵鬧闖禍最快的方式,但等冷靜下來想想,小孩如果因此心理受創或誤以為爸媽不愛他了,是不是會更得不償失?所以下一次當孩子惱怒你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學習,給孩子也同時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讓彼此的情緒平復,然後或許就可以找到彼此更好的溝通模式,孩子不但更聽得進爸媽的提醒,也會更愛你了。」
本身也是一個爸爸的阿包醫生經常在社群上分享育兒上的專業醫學知識,深得幼兒家長的信任,阿包醫生說,「親力親為帶過孩子,就知道這過程非常耗損心力!就像是我書上曾經分享的「養育孩子不輕鬆」,尤其是小寶寶,絕對不會都是可以「如你所願有效訓練的」講那些神話,我們一定要記得,就是當孩子不可愛,才更需要大人去愛,夫妻之間也要更懂得互相支援,孩子在家長有耐心的、正向的、開心的教養方式長大,一定也會很正向、很開心、也很健康。」
至於父母要如何使用正向教養去取代體罰,記者會場兒盟也以如何好好餵食孩子為例去請教兩位來賓教養意見,林可彤坦承在教養第一個孩子時,會購買很多所謂的育兒神器想要去誘食對方,但到了第二個孩子時,便懂得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去達到讓孩子好好把飯吃完的目的。
巫漢盟醫師則為大家定義孩子餵食困難有很多狀況,除自身選擇性挑食、胃口本就小外,也包括父母過度擔心、覺得孩子得攝取各式營養等因素…整體來說孩子仍需要在適當時間和環境用餐,如孩子太過疲累則不強迫餵食,也不在正餐之間給過多零食以免影響食慾,另他也強調說其實現代孩子總體來說活動量都太少,運動量少胃口也會減少,可以適時調整孩子用餐份量。
兒盟白執行長則補充說勿把餵食孩子成為親子之間的戰爭,親子用餐時光應是規律且愉快的,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開始參與餐具選擇及一同備餐等事,可促進親子正向關係。
為響應兒盟本次橘絲帶所建立的「親子關係帳戶」開戶活動,林可彤也分享了自己的親子帳戶,她提及自己會帶孩子去公園玩、會抱抱孩子和一起吃飯,睡前和他們看兩三本書,營造愛的感覺,但她也反省自己的確在沒耐心時會忍不住大聲怒罵小孩,也免不了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滑手機,但整體說來親子關係還是收入大於支持,而且會越來越好;巫漢盟醫師雖是小兒科醫師,但同樣身為雙寶爸的他也難忍脾氣,不過他強調在責備孩子後一定要抱抱親親他們,彌補並讓孩子感受愛,與林可彤相同的是他也會與孩子共讀書本,並共同設立譬如一個月看多少本書等目標且一起去完成,最重要的是,他認為做父母的一定要同理孩子情緒,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兩位來賓笑談親子互動過程中雖也有負面情緒,但因懂得多運用正向教養去增進親子關係,兩位做父母的皆為自己的親子教養存入了正向收入。
為提供並與主要照顧者交流正向親職教養觀念,兒盟加碼於11/23(二)與11/28(日)上午10:30-12:00在兒盟-我好,你好!親子共好空間舉辦「孩子幫你顧│橘絲帶兒保運動-一起聊育兒」親職交流課程(
https://www.yina.org.tw/product/detail/0/738 ),特別邀請醫學中心職能治療師OT莉莉與兒盟親子溝通專家蔡依儒講師,一同針對家有2-4歲與4-6歲孩子的照顧者進行疑難雜症解惑,藉此課程共同交流並討論,大家集思廣益以發展出更多正向教養模式,歡迎學齡前幼兒家長報名參加,大家一起養成「用愛儲蓄」的好習慣,一起成為親子關係的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