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經濟與生態如何共好?林務局出版《永續的里山自然資本經營》 完整剖析企業的環境永續方案

台北訊---林務局與台灣環境教育協會合作出版《永續的里山自然資本經營》,在林務局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中興大學林耀東教授及柳婉郁教授進行引言及導讀,讀者參與新書發表活動,一同認識生態多元價值。該書原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生態編輯記者藤田香編著,取得日方授權翻譯在臺灣出版。書籍內容由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環境、社會與企業管理)的角度切入永續林業、永續海鮮、水資源、土地利用及農業生產等友善措施,更以QR code方式連結台灣目前政府及企業友善措施,讓讀者可以延伸閱讀,更深入了解相關政策,並認識自然資源的多元價值,同時體認消費行為也會決定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成果。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台灣生產製造也朝向永續綠色經濟前進,林務局所輔導的新竹永泰(正昌)與屏東永在的兩家林業合作社都先後加入FSC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森林管理委員會)的認證,獲得國際森林的認驗證也是實踐永續發展目標(SDGs)。除了林木生產外,也積極推動林下經濟、生態旅遊,或是森林療癒等森林產業,例如苗栗南庄賽夏族人2018年與林務局新竹林管處簽訂夥伴關係協議,共管山林資源,在蓬萊部落蓬勃發展山村綠色產業,包含「娃哇樂」品牌森林蜜、段木香菇、蓬萊仙雞,也開始帶領訪客走進山林體驗五感療癒,提振部落經濟,森林也得到更好的守護。
林務局表示,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經由複雜的運作,提供多元的產品及服務,對人類社會與環境帶來諸多效益,包括提供食物及用具、調節氣候、涵養水源與土壤、維護生物多樣性、孕育文化及遊憩等。這些效益不論是直接或間接、有形或無形,廣義上皆稱為「生態系服務」。《生物多樣性公約》關心經濟、社會及環境間的平衡,公約設定2050年願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希望生物多樣性能受到重視、保護與合理利用,讓所有人能分享生物多樣性帶來的惠益。
本書自里山永續生態系統出發,探討生物多樣性的行動實踐,從單純的野生動植物保育、到整體供應鏈對地球自然資本與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衝擊,並進一步闡述實例,帶領讀者探看日本多家企業如何在原料獲取、生產製造、乃至後端廢棄處理等過程,發展出對環境更友善並納入生物多樣性思考的做法。此外,在保護自然資本的同時,也透過創造共享價值提升公司競爭力與改善農家勞動環境,不但創造經濟價值,也創造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