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每三名早產兒就有一名易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 早產兒肺部照護關鍵 醫:不可忽略呼吸器同步性!

台灣早產兒比例逐年增加   肺部發育不全、易影響呼吸功能
早產兒基金會轉贈新型「橫膈膜電位導管」  幫助早產兒勇敢呼吸!
台北訊---台灣每年約有兩萬名早產兒誕生,將近每30分鐘就有一名早產兒來到世上,早產兒因肺部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影響呼吸中樞功能,研究更指出,每三名2834週出生的早產兒中,就有一名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侯群[1]!早產兒基金會董事許瓊心醫師指出,多數早產兒皆需要仰賴額外的氧氣供給,或使用呼吸器加以輔助,然而因早產兒呼吸型式多變,經常出現呼吸器無法與呼吸同步的情況,反倒對早產兒的肺部造成不可逆傷害,因此,提升呼吸器同步性是早產兒肺部照護上不可忽略的重點。
新型「神經調節輔助呼吸模組」透過偵測橫膈膜活動,進而協調呼吸器、以對應病人大腦及肺部的活動,可減少近50%的不同步情況[2],也降低早產兒需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時間[3]!為了守護早產兒,台灣悅廷和有限公司贈與早產兒基金會價值高達250萬元的新型橫膈膜電位導管,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表示,期望本次捐贈能提升早產兒肺部照護品質,幫助更多早產兒勇敢呼吸、健康成長!
台灣早產兒比例年年增    且每三名早產兒中就有一名可能呼吸窘迫症候群纏身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近年來台灣新生兒人數雖逐年下降,但早產兒的比例卻呈現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8.8%,到2018年最新統計已逼近10% [4],也就是說每十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名可能提早誕生!這些早產兒因未足月便出生,器官發育仍未成熟,經常伴隨許多疾病風險,呼吸問題更是早產寶寶在出生後面臨的第一個關卡。
許瓊心醫師表示,肺部是身體最後一個發育成熟的器官,胎兒在母體內時肺部本身並沒有呼吸功能,氧氣的獲得與二氧化碳的排除都藉由胎盤與母體交換來完成,直到出生後肺部才會開始正常運作,若胎兒提早出生,肺部發育不全,可能沒有辦法生成足夠的表面張力素,進而使肺泡塌陷,影響呼吸中樞功能。而過去研究統計顯示,呼吸窘迫症候群是最常見的早產問題,2834週出生的早產兒中,每三個就有一名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問題[5],且隨著妊娠週數愈少、發病機率就愈高,2428週出生的早產兒發病機率約80%,若是妊娠24週以內出生的早產兒,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機率更高達90% [6]
早產兒肺部照護關鍵在於如何提升與呼吸器的同步狀況!
許瓊心醫師提到,多數早產兒在剛出生時,皆需要額外的氧氣供給,或使用不等程度的呼吸器來幫助順暢呼吸,照理說,為了減輕肺部及吸氣肌肉的負擔,呼吸器應該要與病人自主呼吸的節奏同步,但因早產兒的呼吸型式多變,機器設定和調整不易,經常出現呼吸器與早產兒呼吸不同步的情況,有時嬰兒想要進行吸氣動作,呼吸器卻無法正常啟動。荷蘭研究統計發現,幾乎每位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早產兒都曾遇過與呼吸器不同步的狀況,且平均發生頻率可達33%[7],嬰兒看似仍能完成呼吸動作,但肺部和吸氣肌肉卻容易間接受損,甚至衍生成肺傷害、慢性肺疾病等併發症[8],還可能延後脫離呼吸器的時間和延長住院天數[9] [10],為此許瓊心醫師指出,增加呼吸器同步性是在早產兒肺部照護上的一大關鍵!
許瓊心醫師表示,為了降低病人和呼吸器發生不同步,現已出現許多新型輔助設計,其中「神經調節輔助呼吸(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模組,不同於一般呼吸器強硬控制病人的呼吸動作,NAVA模組透過橫膈膜電位導管,監控病人的橫膈膜活動,進而協調呼吸器以對應病人大腦及肺部的活動,將呼吸自主權交還給病人[11]
許瓊心醫師進一步分享,多項國內外對照實驗發現,相較於一般呼吸器,NAVA模組可以較準確偵測病人的呼吸狀態,並且減少近50%的呼吸器不同步情況[12],讓早產兒可以順暢地完成每一下呼吸動作,也可以減少對肺部造成的傷害,且臨床使用結果也顯示,在NAVA模組輔助下,可以減少早產兒使用呼吸器輔助的時間,也可以讓早產兒提早拔管、提早離開加護病房[13]
台灣早產兒獲贈價值250萬橫膈膜電位導管  將有助早產兒勇敢呼吸!
為了守護早產兒肺部健康,本次台灣悅廷和有限公司(Getinge)透過早產兒基金會將價值達250萬元的橫膈膜電位導管,轉贈給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台中榮總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等五間醫院的新生兒科中心使用,並提供多組NAVA模組至各中心,盼能幫助改善呼吸器與早產兒呼吸不同步的狀況。
早產兒基金會執行長賴惠珍表示,基金會宗旨是協助早產兒獲得適當的醫療,致力於提升早產兒的醫療照護品質,長期以來也鼓勵社會大眾一同關懷並重視早產兒相關議題。在完整醫療照顧下,台灣早產兒其實已有很高的存活率,期望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團體,民間個人都能一起幫助更多早產寶寶。一起守護下一代,幫助更多早產兒健康、順利長大。


[1] Christian L. et al. Am Fam Physician (2007): 1;76(7), 987-94
[2] Piquilloud, L.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0): 37(2), 263-271
[3] Kallio, M. et al. Pediatric Pulmonology (2014): 50(1), 55-62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
[5] Christian L. et al. Am Fam Physician (2007): 1;76(7), 987-94
[6] Sweet, D. et al. Neonatology (2019): 115(4), 432-450
[7] Blokpoel, R. et al.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6): 17(5), e204-e211
[8] Donn, S.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 Fetal And Neonatal Edition(2005): 91(3), F226-F230
[9] 歐芷瑩、陳昌文、張漢煜。內科學誌(2009): 20, 497-505
[10] Chao, D. et al. Chest (1997): 112(6), 1592-1599
[11] Kacmarek, R. Respiratory Care(2011): 56(2), 140-152
[12] Piquilloud, L.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0): 37(2), 263-271
[13] Kallio, M. et al. Pediatric Pulmonology (2014): 50(1),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