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希望廣場親手做米食,民眾與吳怡農運轉台灣米「斜槓人生」

台北訊---疫情肆虐之下,除了人身安全、國家戰略物資、民生必需品之外,「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視。全世界因為疫情的影響,米糧,麥子都在期貨市場上,身價大漲。而在台灣,主食「米」雖然在生活不可獲缺,但隨著年輕人飲食日漸西化,台灣農民每年的稻米產量皆會過剩,甚至被迫休耕、凋零。
 對此,由農委會農糧署指導、台灣良好農業規範發展協會主辦、立法委員蘇治芬辦公室與嘉義縣政府協辦的「原來米可以這樣吃」活動,將在614日於台北希望廣場舉行一系列「米食多元化」促進推廣,不只要用行銷力展現台灣千變萬化的米食創意能量,推廣包括米麵條、米麵包、米蛋糕、米餅乾等「中風西化」米吃法,吳怡農更將親臨活動現場,與民眾一起親手DIY各種米食,發揚台灣米的「斜槓人生」。
 活動中,也邀請到雲林虎尾成衣廠轉型新鮮自然純手作「米吐司」的「米胖工坊」;全台首創不用玉米澱粉調和、而用100%糙米製作有機米粉的「源順食品」;米廠二代將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米糠,透過「循環經濟」製成美味抹醬的「玉山碾米廠」;以台灣傳統米香結合阿里山特色山葵「米磚」獲得比利時國際食品大賽1星獎章的「奮起福」;創辦人退休後已無毒栽培方式種植黑米(紫米)並製成多種米食的「黑米家族」,讓民眾看見今天的台灣米,究竟有多不一樣!
 不僅如此,614日上午1030分至1130分,台北希望廣場主舞台也將邀請立法委員蘇治芬、蔡易餘、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與台下觀眾一起手做麵食、米甜筒、冰淇淋等台灣特色米食,品嘗美味。
 台灣的米食不僅活躍創新,更能貫穿東西的飲食習慣、橋接回本土的靈魂,讓我們再度用米食佔據台灣人的味與胃,一起讚嘆「原來米能這樣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