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藥物與吸入器裝置同為評估治療成效指標 逾半數肺阻塞患者藥物「有用沒到」 醫揭患者三大障礙:吸氣量不足、閉氣時間不夠、手口協調性不佳 規律用藥、選擇幫助正確用藥的吸入器 遠離肺阻塞急性惡化風險

台北訊---冷風颼颼咳嗽咳不停,肺阻塞急性惡化風險悄悄來襲!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七位,每年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其中肺阻塞就佔了超過八成。急性惡化是肺阻塞致死的主因,若發生一次重度急性惡化,兩個月內死亡率高達20%[1],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教授表示,規律的藥物治療,以及正確使用吸入器裝置確保有效吸入藥物,是避免急性惡化的關鍵[2]。為了解肺阻塞患者用藥狀況,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針對全台7家醫院共168位肺阻塞患者,分別依照使用的吸入器種類進行調查,結果有超過半數患者藥物「有用沒到」,顯示肺阻塞患者接受治療藥物及吸入器的正確使用,對於治療成效相當重要。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宜蘭羅東博愛醫院邱國欽副院長指出,調查顯示患者在使用呼吸器上面臨「吸氣量不足」、「閉氣時間不夠」、「手口協調性不佳」三大障礙,導致藥物無法吸到下肺部。除提出呼吸器正確使用步驟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同時公布2020國際最新治療指引(GOLD Guideline),說明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更能預防急性惡化發生。臺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古世基醫師建議,患者應於回診時主動與醫師討論自身藥物治療與吸入器裝置使用的正確性,避免因用藥不完全導致急性惡化發生,面臨住院或死亡威脅。
未規律用藥、未正確使用吸入器裝置 成預防急性惡化最大阻力
肺阻塞為常見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因初期症狀「咳、喘、痰」容易和感冒混淆,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重度。王鶴健說:「急性惡化是導致肺阻塞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若患者未聽從醫囑或用藥方式錯誤,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用藥順從性高的患者,可降低超過四成(44%)急性惡化的比例,而正確用藥的患者,可降低超過兩成(21.2%)的死亡率[3],突顯「規律用藥」與「正確用藥」的重要性。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進行的患者用藥行為調查也發現,六成(60.7%)的患者雖然確診時間為三年以內,但是卻有超過七成(70.2%)為中重度患者,顯示民眾對於肺阻塞病識感仍待加強,及早發現、治療,才能維持肺功能,降低急性惡化風險。
吸氣量不足、閉氣時間不夠、手口協調性不佳  恐影響治療成效
邱國欽分享臨床常見病患使用吸入器時操作方式不正確、自認用藥成效良好而自行停藥,或是因肺功能下降導致吸藥遇到瓶頸。這次調查就發現,有超過五成(51.8%)患者沒有真正將藥物吸到下肺部,而肺阻塞為下呼吸道疾病,藥物應吸到下肺部才能發揮治療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有超過八成(83.3%)患者接受過衛教,近五成(49.4%)使用吸入器的流程卻不正確。
     邱國欽進一步點出患者用藥三大障礙,近四成(38.7%)沒有在吸藥前先把氣吐完導致「吸氣量不足」;近兩成(18.5%)吸藥後閉氣時間未達5秒,「閉氣時間不夠」;超過三成(33.3%)患者無法在按壓吸入器的同時吸藥,有「手口協調性不佳」情況。尤其是罹病時間越短者,出現用藥障礙比例越高,這也是醫師常鼓勵初診斷病人應定期回診追蹤用藥狀況及吸入器使用正確性的原因。
肺阻塞致死人數比例僅次於肺癌
國際最新治療準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能降低急性惡化發生率
   65歲、菸齡長達30年的王伯伯,半年前因感冒造成呼吸急促,且合併有喘鳴聲,緊急送至急診後轉介至門診檢查後,確診罹患肺阻塞。在門診追蹤治療期間,王伯伯仍然抱怨如果走動太快就會喘、甚至天氣變化大時就感到胸口不舒服。兩個月前又因呼吸急促再度到急診報到,進一步才發現是使用吸入器時出現問題,王伯伯會模仿電視劇的吸藥方式- 按壓兩下、快速吸入且沒有閉氣,導致藥物沒有進入肺部,無法發揮作用。經此次教訓後,現在每次回診都會主動與衛教師確認吸入器使用步驟和方式是否正確,不僅呼吸狀況回歸平順,也不用提心吊膽、擔心因急性發作送急診。
古世基提到,常見肺阻塞患者即使罹病,對於疾病的警覺性仍偏低,其實肺阻塞的致死人數比例僅次於肺癌[4],一旦發生重度急性惡化,2個月內死亡率為兩成。目前用於治療肺阻塞的藥物至少有3種,而吸入器就有至少4種,在眾多選擇之下,針對不同階段的肺阻塞患者,更應依照病情選擇不同的治療藥物及合適的裝置。古世基指出,根據2020年國際最新治療指引(GOLD Guideline)提到,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能降低40%急性惡化風險[5],且已連續四年被納入治療指引中。古世基進一步指出三大吸入器用藥建議:「吸藥前先把肺裡空氣吐完」、「按壓吸入器同時吸藥」、「吸藥後閉氣至少5秒」。回診時主動和醫師討論用藥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吸入器,並搭配六周以上的肺復原幫助減輕症狀,維持生活品質。
「咳、喘、痰」持續三周以上 應至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同時針對全台11間醫院[6]進行肺功能篩檢,發現每4個人就有1人肺功能異常、建議立即就醫,且建議就醫的患者中,每5個人就有2人是有抽菸習慣,主要是香菸中的化學物質會使呼吸道長期發炎、阻塞,尤其患者若未戒菸,更增急性惡化的風險。對此古世基呼籲,若出現持續三周以上的「咳、喘、痰」症狀,應及時前往胸腔內科就診,掌握治療黃金時間,並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吸入器,降低因急性惡化引發的住院或死亡率


[1] Hurst JR, Vestbo J, Anzueto A, et al. " Susceptibility to exacerb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N Engl J Med 2010; 363: 11281138.
[2] 同上
[3] Thorax. 2009 Nov;64(11):939-43. doi: 10.1136/thx.2009.113662. Epub 2009 Aug 23
[4]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statistics
[5] N Engl J Med. 2017;377:923-35. Tiotropium in Early-Stag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6] 羅東博愛醫院、台北馬偕、淡水馬偕、亞東醫院、林口長庚、桃園醫院、台中榮總、彰化基督教醫院、部立台南醫院、義大醫院、花蓮慈濟等11家醫院的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