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滙豐私人銀行2019年下半年投資展望 聚焦消費市場、創新科技及刺激經濟措施發掘機遇 **重振經濟周期:消費與科技**


滙豐私人銀行表示,環球央行政策逐步轉向寛鬆,而中國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在消費需求穩定成長和科技創新帶動下,可望進一步延長環球經濟周期,2019年下半年風險資產仍具上升空間。貿易局勢有欠明朗,預期會促使中國政府加推扶植私營經濟政策,以求刺激內需成長。展望未來六個月,滙豐私人銀行資產配置中增持環球股票,尤其偏好美國及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至於亞洲股市,滙豐私人銀行對中國及新加坡股票繼續維持溫和偏高比重配置。固定收益方面,我們則看好美國及亞洲短期債劵表現。


經濟周期延續

滙豐私人銀行亞洲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范卓雲指出:「雖然關稅增加,但全球央行維持寬鬆政策,且美國及新興市場的民間消費動能暢旺,加上科技革新促進結構性成長,因而可望延長環球經濟周期。有鑑於美國升息周期結束,我們預計美國聯凖會將於20209月及12月兩度降息。環球利率預期會持續維持低檔,促使追求收益的投資者聚焦高收益的資產類別,例如高息股及亞洲高收益債券。整體來說,我們認為目前採取溫和偏好風險的投資策略仍然恰當。」

范卓雲進一步說明:「展望今年下半年投資前景,美國勞工市場穩定,工資持續上漲,加上亞洲私人財富增加和中國大幅減稅降費,消費市場可望從中受惠,消費相關產業帶來具吸引力的投資機遇。我們認為,環球科技股領漲之勢尚未告終,但面對貿易緊張局勢,我們偏好科技行業中受惠數位消費、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高速成長的公司,並避開科技硬體製造商;我們相信,消費者和科技結合將可助重振經濟周期。」

聚焦美國及亞洲本地消費市場

根據滙豐私人銀行的估算,一旦美國針對其餘總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若不考慮中國再加推刺激經濟措施沖銷其影響,2019年中國GDP成長可能因此縮減1.2個百分點,而美國GDP成長亦會降低約0.3個百分點。為了管控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投資風險,滙豐私人銀行採取具防守性和「擇優而取」的投資策略,聚焦受惠美國及亞洲本地消費成長和中國刺激經濟措施的企業以及創新科技業界的龍頭領導者。

范卓雲表示:「最近美國針對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把稅率由10%增至25%,我們因此在資產配置中把中國股票的超配比重減半,但仍維持輕微偏高比重配置,因為中國政府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成長措施,同時繼續結構性改革,2019MSCI中國指數預測盈利成長逾15%,均對中國股市帶來正面影響。」

范卓雲強調:「假若關稅持續增加,中國有很大機會再加推財税刺激措施及貨幣寬鬆政策,針對民營企業加推扶植措施,皆因目前私營經濟佔中國經濟產出的比例貼近70%,同時貢獻80%的城鎮就業職位。我們的投資策略是聚焦那些由內需市場驅動並較少受關稅影響的產業。」

滙豐私人銀行預計,因中美貿易糾紛懸而未解,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可能維持偏軟。滙豐私人銀行預期,於今年第二季及第三季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於6.95水位徘徊,而若今年稍後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望在今年底回穩至6.75價位。基於環球貿易形勢有欠明朗,未來數月,美元兌亞洲及新興市場貨幣的匯價有可能會進一步走高。

2019年下半年資產配置策略

滙豐私人銀行預計,2019年及2020年全球GDP成長可能會稍微放緩至2.4%水準;其中,2019年美國及中國經濟分別可望穩步成長2.4%6.6%2019年香港GDP成長料會放緩至2.7%,其後於2020年回軟至2.5%。預料明年美國聯準會將進入降息周期,加上亞洲央行相繼推行寬鬆貨幣政策提振成長,可支持新興市場資產以及亞洲股債表現。

股票方面,於未來六個月,滙豐私人銀行資產配置中增持環球股票,並偏好美國及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至於亞洲股票,滙豐私人銀行對中國及新加坡股票繼續維持溫和偏高比重配置。預期MSCI中國指數、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及滬深300指數將於2019年底分別收於94點、31,000點、12,500點及4,500點。東南亞股票方面,滙豐私人銀行對新加坡股票持偏高比重配置,因新加坡股息率高、企業盈利成長穩定且估值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市場。滙豐私人銀行預測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於2019年底收於3,440點。

對於歐洲市場,滙豐私人銀行對歐洲股票及債劵持偏低比重配置,因區內總體經濟及地緣政治局勢充斥不明朗因素。范卓雲解釋:「我們偏好美國及亞洲股票而非歐洲股票,乃因歐洲經濟成長落後於其他地區,而美國及亞洲債劵收益率相比歐洲債劵更具吸引力。因應環球利率長期位於低檔,我們採取『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並聚焦美國及亞洲的短期企業債券。」

范卓雲又指:「投資人應通過環球多元資產配置,並採取主動型管理策略,避免持有過度集中個別市場或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個股走勢愈見分歧,且市場波動亦見加劇。為了管控投資組合風險,投資人可考慮配置黃金及另類投資工具,藉此分散風險,另類投資和大市場表現的相關性較低,有助減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另外,亦可考慮持有具分散風險效益的多元資產組合。」

2019年下半年精選投資主題

進入2019年下半年,滙豐私人銀行特選以下投資主題,協助投資人在環球經濟放緩和貿易陰霾下運籌帷幄,避免風險。

(1) 亞洲消費動力

范卓雲表示:「亞洲富裕中產人口眾多,具有強勁消費力,可望在個人服務、高級消費品、娛樂、旅遊、教育、醫療保健及金融服務方面帶來豐厚機遇。我們預測中國在2030年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而印度可望位列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屆時,亞洲新興市場將貢獻全球成長的55%,佔全球GDP的比例則由目前26%增至35%。」

2019年內,中國可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皆因國內電子商貿市場急速擴張。雖然中國、南韓、新加坡及泰國的工作年齡人口日漸萎縮,但實際上亞洲消費者現正步入盛年,並成為主要消費群眾,每年人均消費開支穩健成長。

(2) 乘中國政策的東風

為了應對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中國宣佈大幅減稅,同步削減增值稅及社保費用,總共將減免約人民幣2兆元稅款,相當於2019GDP2%。范卓雲指出:「美國最近調高關稅,可能促使中方加推刺激經濟政策應對,譬如有可能下調企業所得稅率、進一步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或推行扶植民營企業的定向減息。中國人民銀行已調高2019年民營企業新增貸款目標比率至50%,而相比2016年新增貸款目標比率則僅為10%。」

2019年,中國基建投資已觸底反彈並穩步回升,加上部署5G網路全國開展,將帶動電訊基建開支急增,預期中國電訊營運商在2020年將增設115萬個5G基地台。范卓雲指出:「我們看好中國銀行股、電訊服務、基建、建築工程及建材類股,這些內需行業可望受惠於財稅刺激措施及寬鬆貨幣政策。」

(3) 亞洲債劵投資機遇

聯凖會政策轉鴿,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回落,而亞洲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亦令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投資環境更為有利,皆因亞洲債券利差具吸引力,且信貸基本因素日漸改善。從市場技術性因素考慮,亞洲企業債券市場可能吸引更多全球各地追求利息的資金流入,更多環球固定收益投資人將從歐洲新興市場及拉丁美洲債市轉投成長前景較佳的亞洲債市。從投資價值來看,中國、印尼及南韓債券最具吸引力。

(4) 工業革命4.0

滙豐私人銀行認為,5G科技變革勢必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一環,並可助顯著改善網絡功能,為消費者及企業拓展嶄新的通訊技術應用和服務,包括物聯網、無人駕駛技術、遠距手術、智慧工廠、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等。

范卓雲表示:「雖然貿易緊張局勢暫時未見突破,但在全球各地,5G技術開展可謂勢在必行。在5G科技革命中,電訊公司以及5G軟硬體及基建供應商可望脫穎而出。全球爭相研發5G技術,且物聯網高速發展,而人工智慧技術創新一日千里,加上業界對進階數據中心的需求日增,預期將對電訊服務及半導體銷售有利。」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題涵蓋數位消費領域、金融科技以至日趨普及的醫療技術,從中衍生的結構性成長機遇同樣亦相當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