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國際白內障精準醫療新趨勢 合併散光矯正 打造SMART新視界

白內障未及時治療 只能宅在家 視力出現 日全蝕開車險釀禍 術後清晰視界連續不將就

• 眼科醫療科技精進,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獎發明高強度超短光學脈衝(即飛秒雷射)運用於眼科手術,彰顯眼科精準醫療蔚為趨勢。在白內障治療上,散光矯正則是完成白內障合併屈光手術精準醫療的最後一個重要關鍵。
• 台灣12-64歲散光人口比例達45.4%65歲以上散光人口比例更高達74%,國人長期忽視散光問題,最後合併白內障恐讓視力雪上加霜,目前僅6%白內障患者接受在手術中合併矯正散光,錯失一次性同併解決白內障及全面性屈光矯正機會。
• 進階多焦點合併散光矯正治療新科技— SMART (Super Metrics ART精準度量高科技) 人工水晶體,運用光導科技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透光性,讓遠、中、近視力焦距不分段,並強化日常40~60公分中近生活視距,最後合併散光精準矯正醫療,提升患者術後視力品質並大幅降低對眼鏡依賴。

 【台北訊,20181114日】66歲患者李先生,短時間近視度數從600度暴增至1200度,仍勉強開車往返新竹,險釀追撞意外 !主治醫師奧斯卡眼科張正忠醫師表示,李先生因為白內障嚴重,幾乎無法測量出度數,而且極度畏光,在很明亮以及明暗交接處,可能瞬間出現視力日全蝕現象,嚴重影響視力及行車安全。經歷攸關生命安全的交通意外刺激後,李先生決心進行白內障手術同時合併矯正散光及老花,術後視力恢復1.0,開車不再膽戰心驚。
國人平均壽命超過80歲,老年後視力直接攸關生活品質,因此白內障患者對於術後視力的期望早已從復明躍進到看得好,甚至希望術後視力更勝術前。近年,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蔚為趨勢,讓白內障術後視力更進階,在調整近視及老花主要屈光問題後,最後散光矯正,可謂完成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的最後一個重要關鍵步驟。
奧斯卡眼科院長張正忠解釋,散光問題是白內障精準醫療的最後一哩路,主因散光對於視力品質有20%的影響性,卻常被輕忽,散光如同相機的微調焦距,如想得到好影像,就不能輕忽視眼睛中的微調焦距散光;桃園敏盛醫院眼科主任賴威廷強調,由於白內障患者術後眼睛已經失去自然調節能力,散光對於視力的影響性將更形明顯,如果病患對於白內障術後視力有高度期望,不想術後配戴散光矯正眼鏡,那麼即使是低度散光也應該考慮白內障手術合併散光矯正。

白內障精準醫療 助攻散光矯正效果

賴威廷醫師指出,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獎發明--高強度超短光學脈衝(亦即飛秒雷射)早已運用於眼科手術,彰顯眼科手術精準醫療趨勢,並執行在白內障手術每一過程中,從術前利用高科技設備精準量測,找到最好的焦距,將人工誤差降低,並同步將電子病歷傳到手術儀器,減少手術移動的測量誤差。有了更精準的分析數據,即可提出對病患最好的手術建議,並根據個人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再透過影像精準定位,將人工水晶體植入置中擺放,得以讓術後視覺品質穩定,才能獲得更好屈光(近視、老花及散光)矯正的效果,即使低度散光都可以矯正。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散光人口比例高達74%*,賴威廷主任表示,若長期忽視散光問題,可能造成頭暈、頭痛、噁心,且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部分視野扭曲,甚至慢慢出現不良姿勢,例如:瞇眼、皺眉、歪頭,尤其於夜晚駕駛,更易發生危險。嚴重者等到罹患白內障時,水晶體混濁合併原有散光問題導致視力急遽下降,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 Source: Cheng, C., & Hsu, W. (2003, November). Refractive Errors in an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Shihpai Eye Study.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doi:10.1167/iovs.03-0169
† Source: Hill, W. E. Surgeon recommends toric IOL for patients with low corneal astigmatism. The Newsmagazin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6, from http://www.eyeworld.org/ewsupplementarticle.php?id=347
59歲的高小姐,去年突然發現視力越趨模糊,檢查後確診白內障,近視及散光度數急遽加深,配戴新眼鏡也無法看清楚,讓高小姐宅在家不敢再帶孫子出遠門,擔心模糊的視力會造成危險。進行白內障手術至今已5個月,高小姐表示,當初進行術前諮詢時,知道手術能同時矯正近視及散光,便要求將其一併治療,希望術後能夠降低對眼鏡的依賴,沒想到術後一週後視力即恢復正常,甚至看得比治療前清楚,讓高小姐非常滿意,連8歲的孫子都發現她沒有再配戴眼鏡,也願意帶他出去玩了 !

6%白內障患者矯正散光 散光發威生活多風險

臨床經驗中,有些白內障患者術後抱怨視力不夠清楚,經仔細檢查,發現其實是散光發威;資料顯示,將近20%白內障患者有低於50度低度散光,超過50%白內障患者有超過75度角膜散光。奧斯卡眼科診所張正忠院長說明,多數患者並不知道散光對於視力的影響性,初估約只有6%患者會在白內障手術時合併矯正散光度數,導致許多患者術後仍因散光問題配戴眼鏡。
李先生今年66歲,平日喜愛在正中午時至頂樓整理家中花圃,曝曬於烈陽下,卻沒有配戴太陽眼鏡的習慣。右眼於兩年前確診白內障,加上原先的老花及散光問題,右眼既模糊又疊影重重,並且極度畏光,但李先生仍認為用左眼單眼也能照常生活。直到有次開車時,因前車突然煞車的燈光太刺眼,差點發生車禍!經歷如此危險的突發事件後,李先生決定動手術治療,考量常有開車需求,遠近距離需切換自如,因此選擇進階多焦點科技,術後三天便右眼視力便從原先的0.05提升至1.0,甚至連老花及散光問題都一次解決,不必再將就於左眼。
58歲的李小姐,兩年前確診白內障後,因擔心手術有失誤,不敢開刀治療。李小姐工作需閱讀大量圖表、文書資料,且經常需開車出外勤,遲遲未接受治療而導致白內障問題日趨嚴重,考量工作需求與開車安全性,終決定透過手術治療白內障合併散光矯正,一次解決所有視力問題,藉由此次手術擺脫跟隨40年的眼鏡。李小姐表示,視力從0.1恢復到1.0,現在連遠處的窗框都看得非常清楚,在停車場時也不用再因看不到出口浪費許多時間,總算找回應有的生活品質。
張正忠院長補充,上述兩案例均屬核硬化兼併後囊混濁型白內障患者,造成近視及散光度數急遽增加,強光下視力模糊或眩光,有時甚至會出現暫時性視力日全蝕狀況,若剛好於開車時受此 
影響,則非常危險;兩案例均因雙眼不等視、立體感變差,導致距離判斷困難,上下樓梯、開車都會受到影響。他們皆透過進階多焦點合併散光矯正新科技,一次合併解決白內障、近視、散光及老花眼問題,重回生活正軌。

人工水晶體更SMART 精準度量趨客製化

如何突破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的重要關鍵 散光矯正?目前新科技已有進階多焦點結合散光矯正的SMART人工水晶體問世,提供給白內障患者更多的選擇。SMART Super Metrics ART 的縮寫,意指精準度量的高科技藝術。這款新型人工水晶體係為現代生活視力需求設計,滿足日常生活40~60公分中近距離的生活視距,約等於一個成年人的手臂長度,舉凡寫字、看文件、打電腦、用平板、開車看儀表板、看行車導航,以及煮飯、炒菜、挾菜等日常活動,都在此生活視距範圍內,運用進階多焦點科技搭配散光矯正,SMART 人工水晶體結合精準度量與光導科技,讓遠中近距離盡收眼底,降低術後對眼鏡的依賴,幫助患者後重返清晰視界。
張正忠醫師提醒,拜白內障手術精準醫療趨勢,目前所採行微創手術已大幅縮小手術傷口與降低恢復期,但仍建議術後需多加閉目養神讓眼睛充分休息,且需戴眼罩入眠至少3天,除此之外,也較不建議提重物、游泳等,待手術傷口恢復後,即可享受清晰視界連續不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