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阿里山上的山美部落教室為了陪伴、照顧、培育部落學子而存在,透過課業輔導、音樂、舞蹈等課程,由部落媽媽們陪伴學習守護孩童,儼然成為部落孩童第二個家,於2006年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2個年頭。除了學校課業的輔導,傳承鄒族語言與文化更是山美部落教室的使命。阿里山鄉山美部落教室於今日(7/3)舉行「感恩與惜福」畢業感恩活動,除了今年即將畢業的26位同學,於去年發行專輯的AM樂團也以學姊身份首次返回部落教室展演。長期資助山美部落教室的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亦受邀參與一同歡慶。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的「愛陪伴成長計畫」關懷偏鄉弱勢孩童,不僅提供資源,更展現行動力號召直銷商志工親身參與,期望透過更多志工的響應,喚起社會對部落學童生活與學習的重視。
一圓學生求學夢!山美部落教室為童奔走籌措學費 2018畢業人數創新高
今年山美部落教室共有26位學童分別從國小到大學等不同學制畢業,是歷年來山美部落教室畢業人數最高。山美部落教室的重要推手溫英傑主任表示:「我們以無比歡欣及充滿感恩的心情來慶賀,山美部落教室秉持以教育翻轉命運的使命,在多方愛心的贊助與支持下,匯集了成就部落學子能在課業、鄒族語言文化及各項才藝的學習機會,今年畢業生人數為歷年來最多便是最好的證明。」
因各種結構性因素,部落學子求學過程崎嶇多折,部落教室裡的孩子半數以上都是高關懷的孩子,都有著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經濟困難…等問題。不能順利完成基本學業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長久以來整體教育水平無法提升,造成長期處於弱勢與貧困狀態的循環。每年都有孩童因為無力繳納學費而面臨放棄學業的困境,目前部落教室有一位高中生小琪及一位大學生小文險些被迫放棄求學夢,在部落教室積極奔走之下尋求外界資助,方能讓學童繼續勇敢逐夢,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重拾被遺忘的部落文化!傳承族語有成 100%原住民族語認證考取率
部落教室不只是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對鄒族部落文化的保護更是不遺餘力。有鑑於隨著越來越多原住民學生對於部落母語及文化的陌生,甚至許多年輕一代父母都已經不會說族語,山美部落教室意識到部落文化逐漸消失及傳承的重要性,因此以「沉浸式教學」傳授,每周至少安排一天利用母語說故事、唱歌等方式帶領孩童學習。同時也鼓勵孩童用母語與部落媽媽對談,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相處提升族語的學習能力。而這一切的努力也開始看到成果,106年14位孩童參與原住民族語初級認證全數通過,考取率達百分之百,其中更有2位通過中級認證。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出錢出力 號召志工 拉起弱勢孩童未來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秉持「幫助人們過更好的生活」的精神,推動「愛陪伴成長計劃」,持續聚焦學童教育與陪伴。基金會觀察到部落學童在教育資源上的不平等,攜手山美部落教室,期望藉此讓大眾了解部落教室的重要性,並號召更多人一同響應幫助部落教室的經營。除了給予資源的援助之外,基金會更帶領志工前進部落偏鄉,以實際的行動給予學童陪伴學習、最溫暖的關懷,讓部落孩童能有更多自我成長的資源與機會,翻轉孩童未來!溫主任表示:「很感謝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長期提供的協助,讓我們能夠不畏困境持續陪伴部落孩童弭平學習落差、克服家庭經濟難題,從成立至今我們已經有11位學童成功考取大學,對我們而言真的是非常欣慰的成績。」
「感恩與惜福」畢業感恩活動 不忘根源 代代相傳
今年的感恩與慶祝活動節目的設計,以音樂、歌舞貫穿組合,山美部落教室假日音樂班(弦樂、爵士樂、傳統舞蹈)將呈現平時所學之外,去年發行專輯的AM樂團也首次返回部落教室展演,與山美部落教室關係密切的達瑪雅耶合唱團及山美文化健康站的長輩耆老們也有精彩的演出。所有表演涵蓋部落長青、中、青、少四代使得節目更為精彩生動,充滿代代相傳的意義。最後全體齊唱鄒族「塔山之歌」,緬懷先祖踩踏過的足跡,永不忘記自己鄒族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