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專家提解方:不只是數位助理,讓AI成為你的協思伙伴!
台北訊---2025年全球面臨前所未有的雙重變局,川普2.0政策重塑國際秩序,以及生成式AI改寫產業規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籌備近半年、隆重舉辦「2025 HBR管理年會」,主題正是「川普2.0 × AI:迎戰雙重變局」,邀請三位國際大師專題演講,剖析企業應有的「雙軌轉型」策略,更提出AI在組織領導下的具體應用場景,協助台灣產業界迅速洞悉現今的政經趨勢與未來的風險機會。
「HBR管理年會」為《哈佛商業評論》的年度國際盛會,每年皆邀請到國際大師,針對時下的關鍵管理議題,進行深度分析與策略展望。今年年會於8月27日舉辦,場面盛大,貴賓雲集,近400位企業、學術領袖齊聚一堂。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暨發行人王力行於開場致詞時指出,哈佛商業出版集團HBSP在全世界的影響人數已經超過2千萬,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自2006年取得《哈佛商業評論》總部授權,在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讓台灣企業界能即時接觸到全球最頂尖的管理知識。邁入第二年的HBR管理年會,聚焦最新且最重要的管理議題,提供台灣企業成長的軟實力。
AI加速、全球化崩解 殷阿笛:領導人正面臨人類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主筆殷阿笛(Adi Ignatius)特別預錄專題演講。他直言,企業領袖從未像今日這般艱難,主要兩大原因為AI浪潮帶來的衝擊、美國總統川普回任及其政策帶來的影響。殷阿笛認為「川普可能是美國歷史上對商業最不友善的總統」,從經濟角度來看,川普的政策對企業極具破壞性,短期內會壓縮零售商利潤、提高消費者商品價格,並迫使企業背負政治代價;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幾乎不可能帶來大規模的製造業回流,反而使全球供應鏈更動盪。
而談及在AI熱潮下,領導者必須追求自我成長,他列舉4項企業領導人應具備的新素養:
- 演算法素養:領導人不必會寫程式,而是理解AI基本原理、擅長與不足之處,以及如何解讀輸出結果。
- 資料素養:領導人要能運用資料提出正確問題、辨識錯誤推論,並親自操作工具,而不只是依賴別人製作的報表。
- 必須掌握人機互動的分寸:過度自動化會損害員工的信任,但自動化不足又會失去效率與競爭力。
- 無法忽視的倫理議題:從偏見、公平性到透明度與監管風險,都直接影響企業的法律責任、品牌信譽與公眾信任。
生成式AI應用專家艾麗莎.法瑞:AI不只是一個工具,也能陪你思考
凱捷管理副總裁(Capgemini Invent)艾麗莎.法瑞(Elisa Farri)曾於2023年入選世界知名的管理學者排行榜「50大管理思想家」的雷達組(Thinkers50 Radar Class),擁有豐富的全球領導人培訓經驗。
法瑞今年特別遠從義大利前來參與2025 HBR管理年會,她指出,AI不應該只當作「數位助理」(Co-Pilot),應該成為「協思伙伴」(Co-Thinker),能在這兩種模式之間靈活切換的敏捷反應,是新時代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而要讓AI成為「協思伙伴」,需要情境脈絡(Context)、對話(Conversation)、挑戰(Challenge)等3項關鍵要素。
她也歸納出真正善用生成式AI的領導者,通常具備3大特質:第一,深刻理解技術的價值,擅長在「數位助理」與「協思伙伴」之間靈活切換。第二,他們是可信的榜樣,親自示範並帶領團隊採用AI。第三,他們嘗試為全新工作方式奠基,建立新的心態與技能,為未來的組織做好準備。
全球創新成長權威史考特.安東尼:大解凍時代,掌握雙軌轉型關鍵
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教授史考特.安東尼(Scott D. Anthony),自2011年起,七度榮獲全球知名「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他在專題演講影片中指出,世界正處於「大解凍」(The Great Unfreezing)時期,所有人都面臨的困局是,一些原本存在想像中的事情可能成真,而以往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可能遭到顛覆。
安東尼建議,當挑戰來臨時,雙軌轉型才能創造獨特價值:一方面要讓現有業務更具韌性,另一方面要打造全新成長引擎,開拓別人難以複製的價值。而成就雙軌轉型,領導者必須掌握「勇於選擇」、「清晰對焦」、「好奇心探索」、「堅持信念」4個成功的關鍵。
AWS王定愷:領導者請學會「忘掉過去」
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以「亞馬遜人工智慧:打造地緣政治新局勢中的企業韌性戰略」為題發表觀點,其中,他提及亞馬遜有一條領導力準則:領導者在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他們尋求多元觀點,並努力推翻自己的信念。
他說明,許多決策者過去太成功了,習慣性地套用成功方程式;但未來的世界,並不存在於我們過去的經驗裡,像是AI、穩定幣(Stablecoin)等新事物層出不窮,因此真正的領導者必須學會「Unlearn」(忘掉過去所學),主動尋求不同聲音,去挑戰、甚至推翻過去深信不疑、賴以成功的信念。
政大副校長蔡維奇:把員工的幸福感當成企業經營目標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發表的演講主題為「以人才為本、領導致勝: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他提出當代領導者必須內化的3個人才戰略思維,包括「超越福利,支持員工全人發展」、「跳脫事實框架,知覺管理贏得人心」、「追求員工幸福,提供有意義的工作」。
蔡維奇特別提及一個根本問題:「幫助員工快樂幸福,是企業經營中值得做的事嗎?」,他建議,可從兩種層次思考,一種是「工具說」,即把員工幸福感視為提升績效的「手段」;而他更推崇的是「目的說」,將員工的幸福感視為企業經營的「終極目標」之一,這是更高維度的經營哲學,代表企業不僅創造利潤,更肩負提升員工福祉的社會責任。
政大戚務君、穩懋陳進財、霹靂黃亮勛
跨界同台剖析如何迎戰雙重變局
今年年會中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長楊瑪利主持「跨界座談」,3位來自商管學界、高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的領袖共識為「企業正面對世代少見、難以複製過往經驗求解的艱難變局」。
政大商學院學術副院長暨DBA學程主任戚務君表示,企業常以「創造價值」為重,但要在短時間內為產品及服務加值是很難的。面對變局,他建議企業可以「六邊形」戰法作為思考框架:朝「上」要取得信任,包括董事會、投資人;朝「下」要培育人才。「左」與「右」是跨部門、跨組織與跨生態鏈的合作關係。往「前」是看向未來,做好風險管理。往「後」則是檢視過往經驗,從成敗中學習。
穩懋半導體公司董事長陳進財認為,有鑒於台灣與美國在ICT產業的密切關係,台灣業者可說是幫助美國「再次偉大」的好伙伴,但關稅談判卻不如預期。他分析,基於供應鏈的相互關係,以及最終產品從台灣直接出口的比例不高,半導體產業在關稅衝擊中受到的傷害相對較小。但他提醒,傳統產業會受到更大影響,尤其是如何保護農漁牧業者的生計,是政府必須考量的面向。
霹靂國際多媒體集團總經理黃亮勛則看好人工智慧浪潮醞釀出真實的新需求,公司也已在建立霹靂宇宙資料庫,納入長年累積的劇本、角色設定、美術資料等數據,一方面可輔助創作發想,也能為未來的創新應用打下基礎。除了應用AI提升生產效率,黃亮勛也注意到業界出現更多新形態的內容與新興參與者,將對商業模式帶來很大改變,像是以AI生成不同切角的行銷素材,可經營更多元的市場。由量變引向質變,讓產業典範轉移「正在慢慢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