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94%9C%E6%89%8B%E5%8F%B0%E7%81%A3%E6%84%9F%E6%9F%93%E7%97%87%E9%86%AB%E5%AD%B8%E6%9C%83%E7%90%86%E4%BA%8B%E9%95%B7%E7%8E%8B%E5%BE%A9%E5%BE%B7%E9%86%AB%E5%B8%AB(%E5%B7%A6%E4%BA%8C)%E3%80%81%E5%8F%B0%E7%81%A3%E8%80%B3%E9%BC%BB%E5%96%89%E9%A0%AD%E9%A0%B8%E5%A4%96%E7%A7%91%E9%86%AB%E5%AD%B8%E6%9C%83%E5%89%AF%E7%A7%98%E6%9B%B8%E9%95%B7%E7%8E%8B%E4%BF%8A%E5%82%91%E9%86%AB%E5%B8%AB(%E5%B7%A6%E4%B8%80)%E3%80%81%E5%8F%B0%E7%81%A3%E7%96%AB%E8%8B%97%E6%8E%A8%E5%8B%95%E5%8D%94%E6%9C%83%E6%A6%AE%E8%AD%BD%E7%90%86%E4%BA%8B%E9%95%B7%E6%9D%8E%E7%A7%89%E7%A9%8E%E9%86%AB%E5%B8%AB(%E5%8F%B3%E4%B8%89)%E3%80%81%E5%8F%B0%E7%81%A3%E8%83%B8%E8%85%94%E6%9A%A8%E9%87%8D%E7%97%87%E5%8A%A0%E8%AD%B7%E9%86%AB%E5%AD%B8%E6%9C%83%E5%91%BC%E5%90%B8%E9%81%93%E5%A7%94%E5%93%A1%E6%9C%83%E5%89%AF%E4%B8%BB%E5%A7%94%E9%84%AD%E4%B8%96%E9%9A%86%E9%86%AB%E5%B8%AB(%E5%8F%B3%E4%BA%8C)%20%E3%80%81%E4%BA%A4%E9%80%9A%E9%83%A8%E8%A7%80%E5%85%89%E5%B1%80%E6%A5%AD%E5%8B%99%E9%83%A8%E9%82%B1%E9%87%8D%E6%A6%AE%E7%A7%91%E9%95%B7(%E5%8F%B3%E4%B8%80)%20%E9%98%BB%E6%96%B7%E8%82%BA%E7%82%8E%E9%8F%88%E7%90%83%E8%8F%8C%20(3).jpg)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師(左三)攜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左二)、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王俊傑醫師(左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右三)、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鄭世隆醫師(右二) 、交通部觀光局業務部邱重榮科長(右一) 阻斷肺炎鏈球菌。
65歲以上、糖尿病、吸菸、高飲酒量及慢性病族群感染風險加倍 最高可達10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主要族群包括5歲以下的嬰幼兒和6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的族群感染風險相較於18-64歲成人可達到三倍之多,但年輕族群也不能大意,相較於同齡健康成人,18-64歲吸菸者的感染風險可高達五倍,而高飲酒量的人群風險甚至可能高達八倍。對於患有氣喘、糖尿病、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病和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抵抗力相對比較低,感染風險最高可達到十倍。
台灣最新本土研究
特別針對血清型3在台灣感染現況進行調查
65歲以上、腎臟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以及免疫不全等共病族群
若感染死亡風險高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明訂為第四類法定的傳染疾病,肺炎鏈球菌在2017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其抗藥性菌株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成為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 。肺炎鏈球菌中容易造成侵襲性感染的血清型,大概有10多種。其中血清型3擁有更厚的莢膜構造,能夠躲避人類的免疫反應,使其具有頑強的特性。台灣最新本土研究指出,2012-2021年間台灣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造成的感染中,高風險族群或65歲以上老人,其死亡風險較高,腎臟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與免疫不全等共病族群,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或提高死亡風險。衛福部調查數據顯示,血清型3是台灣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長年排名前三名的致病血清型別,且從2008年至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仍佔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約10%,民眾千萬不可大意。
美國、日本、中國及香港等國人熱門旅遊國家高度流行中 出遊需要特別注意防護措施
血清型3在國際間的流行程度也不可小覷,調查顯示2017-2018年間美國65歲以上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確診個案有六成是由血清型3造成,鄰近國家如中國及香港的成人血清型3盛行率更分別高達21.7%與38.7%,國人最愛前往的日本也高達18.5%。根據今年萬事達信用卡公司調查,有逾四成的受訪民眾已在今年上半年出國旅行,更有93.1%的受訪民眾在未來一年內有海外旅遊規劃。因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醫師建議,應在出遊前做好防疫準備,提前向醫療機構詢問旅遊目的地的疫情情況和做好預防措施。
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
依醫囑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並接續接種23價
疫苗施打可以前往家醫科、兒科、耳鼻喉科、婦產科、胸腔科以及感染科主動諮詢
為了確保國人出遊時的健康,交通部觀光局也呼籲,前往高風險地區時,應掌握3大安全預防措施,(1)「勤洗手」:頻繁洗手消毒、(2)「戴口罩」:人多擁擠場所戴上口罩、(3)「打疫苗」:依照醫囑接種疫苗,落實三項原則,協助打造快樂出遊的安全防護罩!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副秘書長王俊傑醫師表示,我國現行核准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 種: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SV23)、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3)跟最新型15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5)。最新型15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5),相較PCV13額外涵蓋血清型22F及33F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建議,65歲以上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建議優先依醫囑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間隔一年以上再接續接種23價多醣體疫苗,18-64歲高危險群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建議依醫囑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間隔至少8周再接種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間隔至少 5 年再接種第二劑 23價多醣體疫苗。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鄭世隆醫師建議,19-64歲成人且有慢性肺病、吸菸、器官移植等情形建議依醫囑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美國CDC也將肺炎鏈球菌疫苗列為糖尿病病友建議施打疫苗之一,以幫助達到更佳的防護力。若有任何疑問,民眾可前往家醫科、兒科、耳鼻喉科、婦產科、胸腔科以及感染科等相關科別進一步諮詢。
和任何疫苗一樣,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不一定能對所有的接種者產生保護作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不適,或頭痛、肌痛等。如有任何醫療疑問,請務必洽詢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