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2

臺灣北管傳承的記憶 回望1970大學生靈安社行動

(左起)策展人王鼎曄教授、紀錄片曹文傑導演、朱宗慶董事長、靈安社社長周淑穗小姐、邱坤良教授、陳悅宜主任、陳濟民局長、攝影家張照堂先生、漢聲雜誌發行人黃永松先生、賴德和教授
台北訊---在臺灣傳統戲曲沒落的1970年代,竟有一群大學生願投身北管的學習、演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野臺衍派—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特展」便是以此背景所創生的展覽。本展自2021101日至112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B1進行展覽,內容包括老照片、影像、靈安社出陣文物等,以及為此活動拍攝的紀錄片和講座,期待觀眾與我們一同重回40年前的活動當下,凝視當時時髦文青熱情擁抱的北管戲曲。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本次特展標誌了1970年代臺灣傳統戲曲發展史一場重要的文化行動,更是一種文化本土意識的萌芽。因為有這些文化先趨者的親身實踐、帶領,讓我們更加重視從這片土地長出的文化。前人的一小步,是傳統藝術得以在當代永續經營的一大步,傳藝中心將會一棒接一棒,延續著這樣的精神,從傳統藝術的保存、傳承、創新、品牌化出發,甚至走向國際,努力活絡生態,創造傳統表演藝術在當代的新生命及多元風貌。也透過這次特展,帶給國人全新的啟發,繼續寫下新的歷史。

而本次特展的靈魂人物邱坤良教授則風趣地說,傳統藝術文化及民間戲曲受到有識之士乃至政府部門的重視,就像民主自由一樣,不會從天上憑空掉下來,而這次展覽最為重要的意義,便是讓今人看到1970年以來社會文化的變遷,看到了四十年多年前民間強大的自發性力量,孕育了現今傳統戲曲的蓬勃發展。

本次展覽使用「衍派」一詞作為主標,並不指涉「流派」、「派系」,而是希望藉由這一詞彙描述這段特別的「傳承」行動。1960年代起,臺灣傳統戲曲因社會型態的改變而沒落,政治上,臺灣文化的主體意識亦尚未受到重視。直到1975年,當時於文化大學任教的邱坤良老師,有感於臺灣傳統戲曲的式微,於是帶領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組的一眾學生,前往位於臺北大稻埕一帶歷史最悠久的北管軒社──靈安社,學習北管子弟戲。這場行動是臺灣史上第一次大學生有組織、有意識地向民間藝人學習的行動。 

1977年,這群學生發表了第一場在國立臺灣藝術館(現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的演出,便成為當時藝文界眾所矚目的焦點。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臺灣長笛教母樊曼儂,都曾參與演出,並響應行動為大學子弟們加油打氣,兩位名家當年粉墨登場的照片將在本次展覽中難得露出。為了向大眾重現這段40年前的往事,傳藝中心期望參與的觀眾能透過回望當時的影像與文物,銘記當年的歷史,亦希望觀眾能夠透過展覽與講座,明白當年在北管軒社的老子弟和大學生子弟的努力下,北管才能夠維繫煙火命脈,於今開枝散葉。

本次特展規劃了歷史大事記、攝影、文物展品、動態影像與紀錄片區。入口設置歷史大事記,為前來一探究竟的觀眾建構完整的歷史背景。進入靜態展覽,以報社記者林柏樑早期攝影的演出照片,搭配演出時的樂器、鑼鼓、旗幟等文物,帶領大家感受北管復興的氛圍。此外,觀眾亦能夠從當時的演出與再製作的影像,看見北管傳承行動的真實情況。紀錄片區將每日輪播曹文傑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傳藝中心更邀請當年參與傳承行動的重要人物邱坤良教授以及參與的同學,在1016(星期六)下午230分至430分於臺灣音樂館B1視聽室進行「1970年代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講座,期望從不同角度為觀眾們呈現更完整的歷史樣貌,本次展覽與講座皆為免費入場,喜愛傳統戲曲以及對臺灣北管傳承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

展覽時間

2021/10/012021/11/28
每週二到週日10:00-18:00
每週一及國定假日(含連假)皆不對外開放

講座資訊

時間:2021/10/16(週六)14:30-16:30

講題:《1970年代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

主講人:邱坤良教授

101日中午12點開放報名,詳情請上官網。

https://tttc.ncfta.gov.tw/home/zh-tw/OperaBase/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