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2021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 虛實整合創造亮眼佳績 台灣首場實體專業展會 展現在地產業旺盛能量

高雄訊---面對全球疫情狀態下,線上展固然可以「擴大客群」,打破時間和地理限制吸引國外廠商,並透過資料庫達到精準行銷。但缺少面對面交流帶來的溫度,比起實體見面更難建立信賴感,買主下單需要更長的決策時間。對此,2021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打破這種限制,於31012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了國內首場結合線上與實體的專業展會。這場融合「實體展會」、「線上展館」、「產業論壇」、「船舶展示」、「浮式風機解決方案」、「技術研討會」、「就業媒合會」、「海洋創新園區參訪」等多元活動的展會中,主辦單位茵康國際集結了來自12國、超過100家業者參加展出,其中更有丹麥、荷蘭、德國、瑞典等四個集合多家企業的國家館。本次展會更以實境拍攝方式打造線上展館,所有參展商都能在會場內擁有專屬實體及O2O虛實整合攤位,可以將公司簡介與產品以圖片、文字、影片等形式呈現在自己的專屬攤位中,同時主辦單位也將三天展會的精彩內容以直播與影片形式呈現,使參展廠商與參觀者不受空間與距離的限制,透過線上交流互動,延續洽談商機直到414日。三天展期共吸引來自52國,線上線下超過9,000人次的熱情參與,充分展現台灣風電產業旺盛的能量。

當南韓、日本、越南等國都有意發展離岸風電,台灣能否搶在速度、能力上成為亞太離岸風電領航者,除了政策要穩定、台廠也要有企圖心,才有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本展就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在311日舉辦27場次產業論壇,主辦單位克服時空限制,邀請32位國內外政策、培訓、財務、生態、運維、風電科技、海事工程等專業人士,針對國內外業者所在意的全球風電趨勢、台灣政府綠能政策、國產化成果與課題、離岸風機基礎&海事工程、陸域/離岸/浮式風機、創新技術與科技、運維管理、人才培育與訓練、金融&第三方驗證等深度議題進行線上與線下的精采分享。論壇一律採線上報名,且全程幾乎以英文為主,就是為了讓台灣風電產業做好與世界接軌的準備,也期望為亞太地區帶來全新改變,推動離岸風電市場邁入新的里程碑。

身為全台唯一專業風電展會,除產業知識深度外也兼具產業多元廣度。有別於前兩階段風場均採用固定式風機,上緯新能源有意建置浮動式風機;而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 則是倡議在區塊開發階段前、今年起就先推動浮動式風場做為示範計畫,首座浮動式示範風場就可望在 2025 年商轉。本展除力邀GCWA與成功大學團隊,現場展示「浮式風機」解決方案外,並邀請在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中,擔負重要運載任務的亞洲打撈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船再度駛入高雄港區,於展會期間展示,近距離讓業者及民眾一睹全貌。同時再度舉辦就業博覽會,吸引有志從事風電產業人士及學生前來參觀,透過展會更加了解新興的風電產業,進而促成更多優秀菁英的投入。此外安排參訪今年一月開始營運,位於興達港區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為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展現具體成果。

主辦單位的諸多創舉已獲得多家參展單位的正面肯定,知洋科技湛博智總經理:「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外,也以此次水下噪音檢測科技產學聯盟為例,說明只要台灣廠商只要願意站穩腳步,作出具台灣特色的成績,一樣能獲得來自國際大廠的認同。」高雄科大海事人員訓練處,同時也是航運技術系教授的鄒明城博士認為:「實體展會能讓同業能有面對面的交流互惠機會外,也期望主辦單位能結合國外的人才招募機構,讓就業媒合更具吸引力。」金屬中心海洋辦公室行銷業務經理王振昌則表示:「明年將有更多因第三階段制定後積極搶進風電產業的本土衍生廠商積極參與本展,當然人才的培育也是必須持續的工作,也樂意與本展有更深更廣的合作。」本展不僅是要支持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落實產業在地化的目標,也著眼於整個亞太地區新興風電產業發展趨勢,為國內外業者共同建立風電產業在地供應鏈,讓本展會成為國際風能產業最佳合作平台。2022年展會將於39日至11日舉行,已有17家國內外廠商預先報名,歡迎有意搶攻亞太風力發電市場的廠商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