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0

持之以恆,價值終究會體現 展現知識經濟創新動能的科學家 與用生命耕耘偏鄉科學教育的教育家


第26屆東元獎得獎人與邱純枝董事長合影
(後排左起田園、賴志煌、劉如熹、許健平、邱純枝
羅竹芳女兒、徐善慧、林財富、賴炎生)
第二十六屆東元獎頒獎典禮  
 第二十六屆「東元獎」今日舉辦頒獎典禮,本屆共有八位得主,科技類四大領域有七位學者獲獎,不但創下歷屆最高紀錄,也首度出現兩位女性得主,主辦單位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頒發獎座與獎金,表彰七位科學家在埋首前瞻科技研究的同時,更不忘投入產學合作,展現知識經濟創新 動能。人文類獎則由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親自頒獎,彰顯科教老師田園挺著肝癌病軀,用生命耕耘偏鄉科學教育的奉獻精神。
 「東元獎」創辦於一九九三年,希望透過獎勵對台灣科技研發有特殊貢獻人士,喚起國人重視科技創新對社會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第六屆起增設人文類獎,呼籲各界重視科技人文相輔相成融合發展觀念,建構「科文共裕」的進步社會。創辦至,已累積獎勵一百四十七位社會標竿,包括現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經濟部前部長李世光、台灣大學前校長楊泮池、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力俊、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和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等,都曾是「東元獎」得主。
 本屆科技獎四大領域申請及推薦件數共有五十七件,競爭相當激烈。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科技部前部長徐爵民指出,各組評審委員透過各種方式確認候選人貢獻事蹟,從各種不同論點交換意見、甚至辯論後,評選出最後得獎名單。其中「機械/能源/環境」領域、「化工/材料」與「生醫/農業」三大領域在評審委員堅持下,同時出現兩位得主,除了共同平分八十萬元獎金,也使得今年科技類得獎人數創下歷年最高紀錄。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系講座教授羅竹芳與台灣大學高分子學與工程學研究所長徐善慧,連袂從「生醫/農業」領域脫穎而出,則是「東元獎」史上首次有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電機/資訊/通訊」領域則由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許健平獨得八十萬元;「機械/能源/環境」領域由臺北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賴炎生與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特聘教授林財富共同獲獎;「化工/材料」領域得獎者是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賴志煌與台灣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
由評審委員會主動遴選的人文類獎,今年以「教育貢獻」為遴選領域,頒給長期在偏鄉播種耕耘科學教育,帶動偏鄉教師重視啟發教學的科教老師田園。徐爵民感佩說,田園曾是國語日報最受歡迎的科教名師,卻在二00九年八八風災過後,無怨無悔的投入偏鄉科學教育扎根志業,陸續踏遍五十三個鄉鎮、兩百零五所偏遠小學,指導師生近八萬人次。期間雖兩度動刀切除惡性肝腫瘤,自二0一五年後帶著僅剩的半個肝臟,繼續上山下海推廣科普教育,在偏遠的角落播灑科學種子。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郭瑞嵩表示,「持之以恆,價值終究會體現」是「東元獎」創設初衷,這個平實的信念經過長期粹煉,讓大家透過「東元獎」的鼓勵,看到科研創新造福社會的無窮價值。任何領域要發展出全球競爭力,至少是十年甚至是數十年的苦心鑽研,這也是今年科技類獎得主共同展現的精神與毅力。無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資訊安全問題、綠能與節能材料科技、水資源汙染難題、糧食安全問題、尖端醫療等領域,每位都是「十年磨一劍」掌握核心技術,把研究做到淋漓盡致,找出答案解決問題,發揮知識的力量創新經濟發展。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在頒獎典禮結束後,也特別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以「邁向太空─工作和休閒在地球之外」為題發表演講,跟所有得獎人與應邀觀禮貴賓分享最新太空科學發展,以太空探索知識饗宴為頒獎典禮畫下完美句點。
科技類獎
電機|資訊|通訊科技領域-許健平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許健平講座教授,擁有庶民思維,是洞燭機先,數位世界的實踐者。
機械|能源|環境科技領域-賴炎生
「馬達驅動世界,但馬達驅動器驅動馬達」(Motor drives the world, but motor drives drive the motor)。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頼炎生,畢生投入馬達驅動器、節能變頻器及電源轉換器等技術研發,是聚焦於解決問題,執著自信且快樂的黑手教授。
機械|能源|環境科技領域-林財富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財富,短短幾個小時就可以檢測出水質藻類毒素是否超標。是有著「虎鼻師」般靈敏嗅覺的環境工程科學家。同時也是發現「藻到」湖毒,快篩護水源,樂於分享的解謎者。
材料|化工科技領域-賴志煌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賴志煌教授,埋首二十年持續研發磁性記憶體(MRAM),同時計畫在四年後做出讀寫速度更快、更省電、斷電時資訊也不會流失的「不失憶記憶體」,是不斷自我挑戰,熱情與堅持,追根究柢的夢幻記憶體領航者。
材料|化工科技領域-劉如熹
台灣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發明台灣第一顆紅光發光二極體(LED),並成功技轉國內廠商,奠定我國發光二極體產,是帶領學生走出學術高塔,實踐理論的行動家。
生醫|農業科技領域-徐善慧
國立臺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兼所長徐善慧,別出心裁的把高分子材料應用在神經修復、培養幹細胞球體跟3D列印組織工程,是執著於做出產品,造福社會,追求務實的科學家。      
生醫|農業科技領域-羅竹芳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講座教授羅竹芳,是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年,近半世紀都投身在研究工作上,主持兩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證之參考研究室,在蝦類白點病及急性肝腺壞死症之發病機制研究表現傑出,成就享譽國際,是數十年披荊斬棘,「天無絕蝦之路」蝦病毒的拓荒者。
人文類獎(遴選)-
國語日報最受歡迎的科教名師,在2009年八八風災後決心投入台灣偏遠地區的科學教育扎根志業,十一年來踏遍53個鄉鎮、205所偏遠小學,受教的人次逼近八萬關卡。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與十一年的偏郷科學行腳,在愛心、溫暖、希望的三維空間中,讓台灣的靈魂發出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