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銀行成立於1899年11月26日的「臺灣貯蓄銀行」,1910年「臺灣興業銀行」創立並更名為「臺灣商工銀行」,1912年「臺灣商工銀行」合併「臺灣貯蓄銀行」,1923年「臺灣商工銀行」合併「新高銀行」、「嘉義銀行」,1946年「臺灣商工銀行」改組為「臺灣工商銀行」,1949年更名為「臺灣第一商業銀行」,1976年再更名為「第一商業銀行」並走到現在,經過百年淬煉,從一間本土銀行蛻變為國際性銀行。
第一銀行成立至今已橫跨三世紀,這120年來,除了經歷臺灣經濟起飛,也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挑戰,第一銀行的發展可說是臺灣金融史的縮影。
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廖燦昌指出,第一銀行走過120年的歲月,要感謝整體社會與眾多客戶的陪伴與支持,才有機會、有動力不斷成長茁壯。所以本次的慶祝酒會除了慶生之外,也要表達第一銀行對大家滿滿的感謝與祝福。120週年是第一銀行新的起點,第一銀行將時刻謹記「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初衷,陪伴臺灣社會、攜手國內外客戶,一起創造更加亮眼的經濟奇蹟。
專注於在地經營的第一銀行,更成為國內中小企業發展茁壯的最強後援,截至今年為止,已連續9年蟬聯國內銀行中小企業放款龍頭地位,是名符其實的「第一銀行」,最近幾年更積極透過數位轉型發展,建置「微企e時貸」、「第e數速貸」等數位平台,提供小微企業與個人客群更為即時、優質且24小時不間斷的融資服務。
第一銀行同時也是長期支持政府政策的重要金融機構之一,包含「政府力挺中小企業」、「5+2新創重點產業」、「台商回台投資」、「新南向政策」、「老車更新汰換」等,第一銀行已陸續推出相關融資專案,可針對個別案件量身打造合適的融資配套,為推動政策、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盡最大的心力。在今年政府積極倡導的台商境外資金回流方面,第一銀行看好相關資金規劃需求,自10月初開始已陸續在臺北、桃園、臺中、臺南與高雄等5地辦理「境外資金匯回專法講座」,協助跨境營運企業進行融資及財務規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第一銀行在地耕耘120年,在國際市場的發展與布局更是國銀領跑者之一。自1977年於關島、新加坡開設海外分行以來,第一銀行積極掌握全球經濟脈動,並跟隨客戶需求的腳步,拓展海外布局,並累積跨境營運的經驗與實力。
截至目前為止,第一銀行共有37家海外據點,橫跨歐、美、亞、大洋等四大洲,2019年第四季至2020年預計將有美國德州休士頓分行、德國法蘭克福分行、美國子行聖馬特奧分行,以及柬埔寨金邊分行轄下兩家支行等5 家分支機構陸續申設開業,海外業務的蓬勃發展,正是第一銀行長期支持跨境台商的最佳證明。
在數位金融發展方面,第一銀行持續透過組織調整、導入新興金融科技、跨業合作與Open API等方式,發展多元智慧服務,並將數據分析與AI技術等陸續融入實際業務運作中,落實營運模式轉型;為增加與年輕世代的互動,第一銀行也積極耕耘數位通路,透過FB、IG、Line等社群平台,提供客戶更為即時、多元的資訊與服務。
第一銀行在科技運用、數據驅動與智能決策之努力,獲《亞洲銀行家》頒發「最佳資料分析創新大獎」(2017)與「臺灣最佳雲應用大獎」(2018),同時也獲得財金公司舉辦的金融資訊系統年會(2018)「最佳系統穩定獎-跨行業務」及「最佳服務創新獎-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獎項。
而在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第一銀行更是國銀中不遺餘力的實踐者,從「公司治理、客戶關懷、員工照護、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益」五大面向發展,一路走來不忘初衷,不僅連續3年榮獲「企業環保金級獎」,今年更摘下「第一屆國家企業環保獎」標竿組「巨擘獎」,並與母公司第一金控共同攜手努力,連續4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之「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2018 年與2019年更同時入選「世界指數」成分股,2019 年亦獲得CDP 機構氣候變遷調查的肯定,為臺灣首家「領導等級」A 級之金融業,突顯第一銀行長期實踐綠色金融、推動核心業務與CSR結合的努力,已獲得國際認可。
第一銀行在業務發展、海外運籌、數位轉型等各種面向的努力,社會有目共睹;近十年來的獲利成長,也非常亮眼,2010年到2018年間,第一銀行稅前淨利由82.01億元大幅成長至206.65億元,成長了152%;此外,今(2019)年前10月合併稅前淨利已突破200億元,可見第一銀行不止是一間歷史悠久的銀行,更具有滿滿的活力,不斷與時俱進。
本次為了慶祝120週年行慶,第一銀行酒會特別以遍布全臺的「竹」為主題,取「竹」的生命力、謙遜及品格為意象,同時呼應第一銀行的企業色,傳達「綠色金融‧第一品牌」理念;同時,第一銀行拓展海外版圖有成,各海外據點的主管與同仁們,也事先錄製祝福影片共襄盛舉,於慶祝酒會現場配合公益活動與快閃活動影片一起播放,贏得與會嘉賓齊聲讚賞。最後,以藝人團體為第一銀行錄製的生日祝福影片為壓軸,預告第一銀行11月30日的120週年「慶百二‧愛第一」演唱會,更為現場增添歡慶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