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公告活動場所
建構綠色友善環境
依據104年10月22日頒行的「內政部主管活動場所無障礙設施設備設計標準」規定,國家公園內的無障礙活動場所應由內政部公告。繼106年1月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7月4日公告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107年3月12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7月24日公告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及8月30日公告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108年1月4日公告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無障礙空間」等7處活動場所後,今(108)年7月25日再次公告位於墾丁山國家公園之「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
推行無障礙計畫
105~108每年提供1條無障礙步道
營建署表示,國家公園多位於地形崎嶇的山林、濱海及海域地區,建立「無障礙」環境深具挑戰性,為因應臺灣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該署於99年推動「各國家公園整體改善無障礙環境計畫」,在不違反國家公園設立宗旨的前提下,目前重要景點已可提供優質無障礙環境。另為提供更完善的友善設施,104年進一步修訂計畫,國家公園於105年至108年每年提供至少1條無障礙步道。
整建因地制宜
8處活動場所各具景觀人文與保育特色
甫公告之墾丁國家公園「南灣遊憩區無障礙活動場所」提供90公尺步道銜接遊客中心2樓觀景平臺,一覽南灣湛藍海灣景觀,並以150公尺步道直接通往墾丁最寬闊潔淨、柔軟細緻的沙灘,沙灘設有木平台,可供停留遊憩賞景。另已公告之墾丁國家公園「貓鼻頭公園遊客中心無障礙步道」長約164公尺,克服崎嶇地形與10公尺高差,可安全舒適地登高眺望貓鼻頭美景;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賞鳥亭無障礙環境」長約280公尺,設置2座賞鳥亭、賞鳥棧道及6處無障礙賞鳥窗口,讓行動不便者能共同參與賞鳥活動;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長約1,800公尺,沿著鬱閉森林下的步道可到達雲霧籠罩的二子坪遊憩區;墾丁國家公園「最南點無障礙步道」長約472公尺,步道終點為臺灣最南點觀景平臺,能同時跳望太平洋及巴士海峽的美麗景觀;「龍鑾潭自然中心無障礙步道」長約550公尺,連接龍鑾潭及位於潭西的自然中心,可觀賞留鳥、候鳥生態及四季潭景致;金門國家公園「中山紀念林遊憩區無障礙步道」長約3,000公尺,以軍事戰備道改建整合自行車道機能,能遊覽戰役史蹟與自然生態;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遊憩區無障礙空間」步道環繞小油坑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銜接至景觀平臺,長約310公尺,遊走其間可欣賞「後火山活動」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及溫泉,這8處已公告之無障礙活動場所皆適合闔家三代同遊,各具景觀人文及保育特色。
落實無障礙相關規定
提升無障礙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