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

類風濕性關節炎突發病 硬漢難忍如滿清酷刑之疾病疼痛

無畏如廁障礙、活動力卡關 
「機器人爸爸」積極治療找回自在人生

三大醫病團體:疼痛是病症惡化的警訊,漠視形同「自殘」
推動「有感治療」刻不容緩!

    (台北訊) 什麼樣的痛,可以讓一個意志比鋼鐵人還堅定的人認輸?今年61歲的一位男性患者,從小善於忍耐,工作猶如拚命三郎,同事曾形容他「不是鋼鐵人,而是『不是人』」,但是,這個封號自他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RA)發病後就不再出現。患者表示,RA的痛對他來說就像滿清十大酷刑,可以痛到什麼都願意招供!
    該患者目前經營餐飲業,顧客看他動作與平常人無異,但其實早在12年前的某天早晨,他就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突然發病,造成全身關節劇烈疼痛,動彈不得,生活無法自理,就連上廁所擦屁股都做不到。
    即使有時候疼痛感稍減,該位患者也會礙於關節疼痛和僵硬,走路時雙手無法自由擺動,只能像機器人般,維持上臂下垂、下臂上抬約40度的固定姿勢,而由於此姿勢過於怪異,家中孩子甚至一度拒絕與他同行外出。另外,也因為手臂輕輕一甩就痛,讓該患者曾經長達34年無法從事最愛的籃球運動,每次經過球場只能望著籃框嘆氣。
行動力卡「關」,5成患者期待醫師更了解自己的治療需求1
    其實,像該名患者一樣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少!一份由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及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共同針對台灣RA患者及其照護者所做的「RA Matters」調查就顯示,超過5成患者會因身體活動度變差感到焦慮或挫折14成病人認為周遭親友不了解疾病對自己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1。另外,在活動度部分,超過4成患者認為專業醫事人員低估了疼痛和疲勞帶來的影響,且超過半數患者期待醫師能更了解自己的治療需求1,渴望未來能獲得更有感、真正改善病症的治療成果1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林宏哲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因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變形導致活動力受限,無法像正常人輕鬆地執行打電腦、盥洗和居家打掃等日常動作,嚴重時甚至連生活起居都無法自理2。但許多民眾不曉得,投以異樣眼光,很容易讓患者產生防衛心態,故作堅強,有痛不說,甚至乾脆放棄治療,放任病症惡化。
   慶幸的是,該患者雖然經歷過痛苦的發病過程,也曾因錯誤診斷和治療造成一個月內水腫增胖10公斤、引發全身皮膚嚴重過敏,但他確診後積極配合醫師做正確的治療,終於讓病症獲得穩定控制,告別疼痛和行動力受限的人生,甚至能夠盡量保持天天慢跑一萬公尺的習慣,也回歸籃球場,重拾昔日象徵抄球高手的「慣竊」名號。
免疫系統錯誤攻擊 8成病患最終導致關節變形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引發的慢性發炎性疾病3,患者會因為免疫系統「秀逗」,免疫細胞變身為「豬隊友」,攻擊關節組織而出現對稱性發炎、腫脹和疼痛等症狀,長期甚至可能導致骨質侵蝕和軟骨裂解4
文獻資料顯示,若缺乏適當的治療與照護
8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終會關節變形4,且4成患者會因此殘疾在10年內喪失工作能力4,不得不提早從職場退休。此外,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可能併發心臟與血管病變5或憂鬱症7
忍痛勇敢!正視「疼痛」警訊,「有感治療」改善日常疼痛
如何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進展呢?蔡文展醫師提醒:「疼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惡化的警訊!」在台灣,許多人把「有痛不說」視為勇敢的舉動,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忍痛並不是勇敢的表現,反而是忽視疾病進展,把自己推向關節變形導致殘疾的錯誤作為4
對此,國內三大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病團體,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風濕病醫學會和風濕病基金會同聲提醒,患者應正視自己的感受,與醫師討論後透過快速且有效的「有感治療」,以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達成良好的疾病控制目標。 
RA藥物健保多已給付 治療趨勢:使用方便、快速且有效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聯盟執行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進一步說明,臨床有助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或降低疾病活性的藥物很多,即使是中重度病患,也有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加入治療的行列,且健保多已給付,患者只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症狀通常都可以獲得改善。
----------------------------------------------------------------------
1.    KRC RESEARCH, Lilly. Surve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2018.
2.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 107)。教你照護好方法,幫助你改善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自我檢視量表 ( 6-7)。台灣: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3.    Derksen VFAM et al. The role of autoantibodi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Semin Immunopathol. 2017; 39(4): 437-46.
4.    Aletaha D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review. JAMA. 2018; 320(13): 1360-72.
5.    Crowson CS et al. Impact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 2018; 77(1): 48-54.
6.    Chua-Aguilera CJ et al. Skin manifestation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and spondyloarthritides.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2017; 53(3):371-93
7.    Margaretten M et al.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description, causes and mechanisms. Int J Clin Rheumtol. 2011; 6(6):617-23.


內容僅提供相關疾病之醫學及衛教資訊。關於您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您應向醫護人員諮詢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