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幼時高燒險瞎 30年後不戴鏡重獲光明

飛秒白內障AI科技 引領眼科新里程
幼時高燒可導致視神經受損,為人父母要特別注意。現年52歲的吳女士,主訴小時候因高燒影響視神經發育,導致雙眼近視逾千度,連人臉都看不清,一直以為世界就是灰暗的。17歲時配戴1700度的隱形眼鏡,才開啟光明的人生;但在三年前,突然看不見任何事物,檢查後得知罹患黃斑部病變及白內障,萬念俱灰的友人介紹下,以「飛秒白內障手術」解決了她的視力問題。術後隔天一早睜開眼,再度重獲光明,她激動地與先生相擁而泣,並感說道: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不用戴鏡,便能看清楚這個世界!而且術後最佳矯正視力達到0.9~1.0左右。
今年64歲的陳阿姨,大學時右眼因視網膜剝離,術後視力不佳,長年依賴左眼視物,表示,雖然左眼有650度的近視,但戴著框架眼鏡,開車、工作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這兩年,左眼也開始看不清楚,換了幾副眼鏡仍沒有改善,檢查後才知兩眼都有白內障且視力已大幅下降,近視度數升高至1500度了,因為右眼只剩光感,對於依賴的左眼要動白內障手術有極大的不安在親友極力推薦下,同樣接受「飛秒白內障手術」,術後的改變讓她相當驚訝,原本右眼可說是伸手看不見五指,但現在可以看到放大後的手機字體,陳阿姨表示,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右眼有可以看見東西的一天!
 為這2位病患進行手術的中壢大學眼科林鴻源院長(目前擔任大學眼科集團白內障屈光手術委員會主席)指出,以吳女士為例,手術前,雙眼測出度數已超過2500(林醫師:右眼估計3000度,左眼2500),且白內障的程度相當嚴重,再加上患有黃斑部病變,手術可謂相當複雜,經由飛秒白內障手術的輔助,在製作截口及分解水晶體的晶核上都大大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同時以飛秒雷射製作的環形囊袋更有助於人工水晶體的置中,可確實提昇術後視力品質。也特別提醒,視網膜是我們眼內中樞,一旦產生剝離,便有失明的可能,而經過視網膜手術後,白內障的老化程度較一般人快速,陳阿姨視網膜剝離手術已逾40年,因此就診時,水晶體硬化程度相當嚴重,同樣的在飛秒白內障手術的協助下,大幅降低乳糜及吸取的超音波能量,減少內皮細胞損傷縮短陳阿姨術後恢復期。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補充說明,「所謂飛秒白內障手術,是一種結合醫學與先進人工智慧科技以電腦程式全自動操作飛秒雷射,減少人為誤差;同時輔以3D斷層掃描,除了能在術前精定位,其即時影像還可同步監控手術狀況提供劃時代的安全技術與優質的視力品質。
201811ZIEMER銷售總監Ms. Salome Risi親自來台授證,她表示,飛秒白內障2009年推出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逾100萬實例,在台灣也已有約近30,000個案例。新型Z8飛秒雷射能增進微創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與術後視力,是一項成熟安全且受歡迎的新科技;大學眼科成立於1992年,全省已有20家眼科中心年服務總人次也已逾71萬人是台灣及大中華區知名的眼科集團,由於在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的卓越表現獲歐洲原廠請成為「亞太區培訓暨認證中心」,另外林鴻源院長在白內障手術的臨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優異表現,不論是手術的技巧應用或因應不同病患的困難複雜手術處理,都表現得出類拔萃,因此,特邀請擔任「首席培訓暨認證醫師期望將此智慧型技術推廣至亞太地區。對此殊榮,他們表示,此舉再次證明台灣白內障技術全球同步,這是台灣醫學界的共同榮耀,也是台灣民眾福音。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顯示,全台55歲以上門診人數近234萬人,其中白內障晶體門診約97萬人佔求診的40%左右,顯示普遍中老年民眾視力品質深受白內障影響,林丕容同時呼籲,白內障應及早治療,拖延的時間過長,可能術後不佳、甚至造成失明的後果。大學眼科除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外也提供新型老花白內障,使用多功能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調整白內障、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五合一問題,術後可不用再戴架眼鏡,此為自費項目,但大學眼科提供完整醫療收據,建議民眾詢問保險公司後可依此申請應有理賠


附件表格:新一代飛秒白內障手術與傳統白內障手術之比較
項目
新一代飛秒白內障手術
傳統白內障手術
手術截口
平整
相對不平整
感染風險
傷口相對不易感染
傷口相對易感染
手術後散光
可矯正
較多
併發症
相對較少
相對較多
影像定位
電腦斷層即時監控系統
醫生肉眼以顯微鏡觀察
安全性
生活品質
隔日檢查後可恢復日常生活
恢復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