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四成有房族計劃將房產作為退休資金之用,四成想傳承給後代*
*滙豐建議仍宜考量個人財務目標,進行最佳資產配置*
根據滙豐集團今天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磚瓦之上:家的價值》顯示,有三分之二(67%)台灣人目前擁有自己的房產,且近五成(46%)有房族認為房地產是安全的投資標的,並有超過四成(43%)目前持有房產的台灣受訪者計劃將房產作為退休資金之用。
調查結果發現,近七成的台灣受訪者目前擁有自己的房產,其中又以目前54歲以上,屬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的受訪者有房比例最高(92%)。在有房族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36%)目前已擁有不只一戶房產,而其購入第二屋的主要原因為投資(35%)、其次為出租(18%)、退休住所(16%)或買給兒女作為住所之用(15%)。
而在有房族群中,亦有近四成(38%)受訪者想要擁有不只一屋,其中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者將未來購置的第二間房產視為投資標的,其次有22%的受訪者計劃將第二屋出租;而觀察目前尚無房產,但未來有計劃要買房的三分之一(33%)台灣受訪者也呈現相似情形,每五位之中有二位(40%)期待未來擁有超過一間房子。
多數的台灣有房族在置產當下就期待房產在未來增值,並有超過四成(42%)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標的選擇;另外,超過半數的(53%)台灣有房族認為持有自己的房產能成為他人眼裡成功的象徵。
調查亦顯示,有超過四成(43%)目前持有房產的台灣受訪者計劃將房產作為退休資金調度之用,其次則為傳承給後代(40%)與作為未來醫療保健基金之用(23%);值得注意的是,亦有23%受訪者認為可將房產作為未來再置產或有其他財務需求需貸款時之擔保品。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負責人葉清玉表示:「台灣民眾十分重視擁有自己的房子,亦期待房產滿足投資、個人退休規劃、照顧家人與子女等意義。建議持有房產的民眾仍可適度分散資產於股市、債市、基金、外匯、保險等投資標的,建立一個符合個人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並可兼顧
家庭財務需求的投資組合,以應付通膨、增加財富並管理波動,為可能的突發狀況作好財務準備。有房貸者亦可配置部分於較具殖利率潛力的標的以平衡房貸利息負擔。」
考量客戶在累積財富與持有房產的雙重需求,滙豐卓越理財由專屬理財顧問及環球團隊,提供客製化的財務檢視服務,為每一個客戶量身打造個人風險承受度與期望報酬的最佳平衡點;有房貸需求的滙豐卓越理財客戶亦可享有優惠房貸利率、不定期房貸優惠活動、房貸成數禮遇、便捷審核流程等禮遇。更多活動詳情與相關注意事項,請查詢滙豐台灣官方網站http://www.hsb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