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二十週年慶 800萬人次學員受其啟蒙 發表「身體白皮書Ⅲ」 指出數位黏世代「動手凍BODY」 8月19日舉辦「身體節」 成人律動課程開跑

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以啟發式的「生活律動」引導學員認識身體,聆聽內在聲音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將於八月十九日,假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身體節」,慶祝創立二十週年。

  九十年代,雲門希望除了呈現演出讓觀眾欣賞之外,也能把舞蹈帶進生活,邀請舞蹈、音樂、兒童心理學與幼教專家學者,用三年時間研發教材。一九九八年,雲門舞集二十五週年之際,在温慧玟的領導下,成立「雲門國際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雲門教室不讓學員模仿老師動作,而是創造情境誘導學員「跳自己的舞」。這項每堂課開始先靜坐定心,下課時與老師擁抱告別的課程,受到眾多家長和孩童的喜愛。目前每週有一萬名學員在全臺二十一家分館上課。二十年來,總共有八百萬人次的孩童接受「生活律動」的身心啟蒙。

  林懷民表示,「生活律動是雲門給社會最重要的回饋。」在捷運站,馬路旁,他常遇到教室的家長向他致謝,說孩子上課後變得活潑,合群,表達能力也增強了。他開玩笑地說,喜歡生活律動的人顯然比喜歡他舞蹈作品的人還多。

走進災區偏鄉讓孩子歡舞
  雲門教室也走出教室室內空間,把舞動的樂趣帶給弱勢和偏鄉的孩子。九二一地震後,在普訊創投基金會支持下,以四年時間展開「藍天計劃」,走進南投、臺中重建區的115個學校,帶著三十四萬人次學生起舞,讓大人無後顧之憂地進行重建工作。在台灣好基金會的贊助下,雲門2006年重啟「藍天計劃」,在十四縣偏鄉教學,七十萬人次孩童受惠;去年又啟動「逆風計劃」,進入新竹誠正中學,協助逆風少年發展自我表達以及與人互動的能力。

雲門學員比一般青年更有正能量
  雲門教室和CERESUS延思顧問公司合作,針對十八到二十八歲「數位黏世代」,調查他們運動的狀況,在三十號舉辦的記者會,發表「身體白皮書Ⅲ」。「白皮書」指出當代年輕人大多看電視滑手機,「動手凍BODY」,只有三成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曾經在雲門上過課與目前的學員則在「感知力,探索力,社群力,跨域力,創造力」,這「生活5力」範疇裡的表現,明顯高於其他受訪者。

  雲門教室執行長温慧玟表示,這項調查結果,給她和全體老師很大的鼓勵。她說,二十年過去,當年的孩子都已長大,上大學,進職場,常常回來看老師,感念雲門的「生活律動」帶給他們用不盡的正能量。家長們也回饋這是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她說,鼓勵每位學員「動身體,做自己」的初衷二十年不變。未來要做得更好,而且要強化「成人律動」 課程,透過緩和的活動,放鬆緊繃的身體,喚醒身體的能量,即使年紀大了,也要活得健康、自在。

龔鈺祺 鄭宗龍 「身體節」對談   慶祝創立二十週年,雲門教室首創全齡共玩大型「身體節」 發揮身體影響力。
  為了讓全民皆能體驗「動身體」所帶來的單純與快樂,雲門教室將在819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盛大舉辦首屆「身體節」一日活動。透過「體驗x展覽x工作坊x講座」的多元型式,喚醒躲藏在身體裡的「生活5力」。身體節限量推出2350元套票組,現場也特別邀請到「小事製作」的藝術總監楊乃璇與團隊,臺灣著名默劇演員姚尚德,知名跨域藝術家安地羊擔任工作坊講師,將身體五感轉譯到表演應用,激發新世代身體律動火花。

  面對未來,學業成績,工作成就不該是生活唯一的支點,回歸自我後,會發現能一輩子帶著走的寶藏其實就埋藏在身體中。為學會與自己對話、讓生活與想像漸漸萌芽,身體節特別策劃「新世代對談講座」,力邀現任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蘇打綠團員龔鈺祺,帶領學子穿梭舞蹈與音樂之間,談專業,談理想,談生活,談想像。活動詳情上雲門教室官網查詢http://www.cgds.com.tw/news/187
或洽雲門教室02-2321-2131

雲門教室20週年 身體白皮書Ⅲ
  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成立20年來,長期投入臺灣身體教育,引導學員開啟生活5力:「感知力,探索力,社群力,跨域力,創造力。」雲門教室堅信著,自我的認同無需對外追尋,從「動身體」開始,嘗試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在內外互動的過程之中,便能感受內在與生俱來的自信及自在。在20週年之際,雲門教室與Ceresus延思共同合作調查,由雲門教室正式發表《身體白皮書Ⅲ》大調查結果,以更「具體化」方式詮釋「動身體」對世代的影響,同時將於819日盛大舉辦全齡皆能參與的「身體節」,幫助更多人發掘身體與自我的緊密關聯,重新認識身體並練習與之相處。期望388歲都能享受肢體的韻律,學習傾聽身體的聲音,讓「動身體」深入各年齡層,打造全齡身體影響力!

數位黏世代動手「凍BODY」!雲門公布《身體白皮書Ⅲ》 讓動身體開啟生活5
  身處數位科技發達的千禧世代,從小與科技產品相伴長大,不是看電視就是滑手機,面臨「動手凍BODY」的現況,依據政府最新數據調查顯示(註一),僅3(33.2%)民眾有規律運動習慣,調查亦指出2029歲族群有3(31.3%)自認有網路或手機沉迷症狀(註二)。長時間使用3C產品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當眼光侷限於手上發亮的小方塊,也逐漸失去對外界的觀察力,導致對人際關係感到陌生懼怕。

  因為好奇也出自於對台灣青少年的關心,雲門教室自2008年與2013年發起身體白皮書》調查,分別針對20歲以上成人,與1218歲年輕族群,解讀「身體意識」在不同年齡層引發的學習動機與態度。雲門教室發現,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比沒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展現出更主動的學習興趣。「動」身體的影響力,也反映出性格中的「正向態度」。

  2018年雲門教室發表《身體白皮書Ⅲ》,針對1828歲青年觀察發現,年輕人不愛運動,以「沒時間」為首要因素(47%)。在生活5力的調查中顯示,過去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有69%自認有較佳的跨域力,72%自認有較佳的感知力,66%自認有較佳的探索力,值得關注的是,具備多元運動興趣的人,在探索與跨域能力分數表現更高,在雲門教室上課的青年學員佔調查人數的12%,在5力的表現顯著高於其他受訪者呈現明顯差異。

  透過《身體白皮書Ⅲ》調查結果,雲門教室希望鼓勵讓孩子,青年及熟齡朋友持續擁有「動身體」習慣,因為「動」而願意「感覺」,開始與身體對話,建立對身體的覺察與想像,保持對生命的好奇與熱愛,接納不同面向的自己。


l   註一:教育部體育署第106年「運動現況調查」報告指出,民眾規律運動習慣達政府7333標準(每週至少運動 3次、每次30 分鐘、心跳達 130)比例僅佔33.2%
l   註二: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06 年「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20-29 歲手機族有31.3%認為自己有網路或手機沉迷現象,未滿20 歲以下手機族自認有此問題的比率也達29.9%